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29)

2025-10-09 评论

    这个人对陈胜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一切表现可圈可点。而陈胜对葛婴的看法却是——
    这个家伙有些令人恶心!
    葛婴确实做什么事情都行,委实很能干。但是,一旦放在身边,就会对他生起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这是为什么,陈胜自己也说不出理由。
    实际上,葛婴是天生以谄媚为能事的人。他表现良好,与其说是出自忠诚之心,毋宁是媚上心理使然。陈胜就是对他的虚伪态度感到不愉快。
    虽然令人厌恶,使用起来却相当有其可取之处,所以,陈胜还是继续任用葛婴。
    在这个时候,武臣出现了。陈胜为之欣喜若狂。
    “谢谢你跑来看我。”陈胜由衷表示欣慰。
    “我不是跑来,而是回来。陈这个地方是我的故乡啊!我是生意人,所以到处旅行,不过,我待在故乡的时间也不少哩!”
    这些话使陈胜更加高兴。
    换成那个最会拍马屁的葛婴,他一定会说这样的话吧——是的,我十分仰慕英名,所以老远跑来投靠您。
    由于性格和葛婴完全相反的人物出现,陈胜因而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何况武臣说的话从来没有失误过。当时假借公子扶苏之名,其实也是根据武臣告诉他的情报所作的决定。
    武臣以商人身份游历各地,除了消息灵通外,实务才能也是一等一的。
    “看到老兄,我真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此话从何说?”
    “我正在渴望得到有才能的人。你不正是我在久旱时遇到的甘霖吗?”
    “我可没有在你下面做官的意思啊!我只是来看看老朋友而已。”
    “请你不要这么说。我是要你要定了。”
    陈胜于是聘请武臣为首席幕僚。同时,他改任葛婴为远征军队长,将之外放。
    “希望你在远征任务上有良好的表现。”
    听到陈胜如此说时,葛婴立刻叩头说道:“我的性命已奉献给大王,为了大王,我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尚请大王期待我的战果吧!”
    又是这种奉承话……陈胜虽然心里这么想,却表情严肃地说:“希望早日看到你建功。”
    葛婴率军出发后不久,一名部下来到陈胜面前禀报:“有自称张耳和陈余的两个人前来求谒大王。”
    “什么?”
    陈胜跳了起来。当时的人是席地而坐,由于陈胜猛然跳起,所以把坐垫都踢开了。
    他的错愕程度由此可见。
    “快!快请他们进来!……要……要注意礼……礼貌!”
    陈胜说话难得结结巴巴。
    实际上,武臣过去曾以食客身份在张耳宅邸待过一段时期,当然不会认错人。方才见到的正是暌违近二十年的张耳,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陈胜如此错愕,当然是有其道理的。
    魏国名士张耳和陈余,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他们却于魏为秦始皇所灭亡那一年(公元前225年)销声匿迹。
    攻陷魏都大梁的,是屡次向始皇帝强要奖赏而得以保身的王翦之子王贲。王贲向始皇帝奏捷时,竟被叱责。
    ——没有杀死那两个人,怎能算是攻灭魏国呢!只要那两个人尚在人间,朕就不能安心。这不能算是完全的胜利。
    始皇帝为何如此害怕张耳和陈余呢?
    张耳在当时魏国是外黄之地的长官。外黄在河南省,在担心天会塌下来的杞人之国的附近。他不是普通的地方长官,家财万贯的他非常好客,并且常以照顾各方豪杰、侠客为乐。因此,一旦有事时,他的动员能力非常强。
    虽然陈余较张耳年轻一些,两人却是莫逆之交,交情之深甚至达到以死相许的程度。陈余也颇有财力,和张耳联合起来的力量,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他们充其量只是乡间名士,有什么值得害怕呢?
    原本以为会受皇上称赞的将军王贲,由于期待落空,因而露出不服气表情问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