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货币是以银为本位,无论圆形,方形,只注意银子的纯度和重量。所以把早先使用的外国银元通称“洋银”。将墨西哥的银元称作“鹰洋”、英国银元称作“双烛洋”、法国银元称作“王冠银币”,都是以货币表面的模样命名的。
“我给了他三百元。”芳兰爽快地回答。
“是哪国的元哪?”张绍光问。
当时叫作“元”的银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的银元;一种是英国与清朝贸易时专用的、在香港铸造的叫作“站人”(即站着的人)的银元。这种银元的表面设计了一个扶着手杖站立着的人像,用汉字刻着“壹圆”作为记号。英国人称之为贸易货币。银的纯度不过百分之九,比日本银元低。
“是日本钱。”芳兰说。
“那倒不算贪得无厌……不过三百日元也实在可笑。”
若按当时的币值计算,三百元也是相当可观的了。按一般的生活水准,一个人可以游手好闲地过若干年。
不过,桶里的英国钞票相当于二十五万日元。老刘虽然不知道有多少钱,却知道是钞票,便进行威胁。然而仅仅敲了三百日元,也的确使人感到可笑。
一定是老刘从未见过英国钞票。他无从了解它的价值,也不知道那些英国钞票能换多少银元,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如果老刘知道桶里的钱值二十五万日元,他肯定不会只要三百元吧。
“说真的,老刘要的钱不多呀。”芳兰说。
“那么,你为什么杀死老刘呢?”
突然,张绍光的表情变得可怕极了,他声色俱厉地质问芳兰。
这时,他们二人已不知不觉地离开了隆福寺,走到东廊下,然后又向北走去。
“他还提出了别的要求啊!”
“什么要求?”
“他还想强xx我。”
“那……”
张绍光想:假使用国外法律解释,芳兰采取的措施,应当叫正当防卫。当然,这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
两个人从东廊下穿过孙家坑,继续向北走去。
这一带和隆福寺的环境截然不同,人烟稀少。走进钱粮胡同,简直连行人都看不到了。据说钱粮局过去曾设在这条胡同,以后把钱粮局改成国立内城官医院,即后来的北京市卫生局。
芳兰走在张绍光前面约半步,自然由她选择道路了。她把张绍光带进钱粮胡同,张绍光没注意,只是跟着她走。
“是您把老刘带到院子里的吧?”张绍光问道。
芳兰点了点头。
“一开始您就想杀死他?”
这时,张绍光的脑海里浮现出在国外的大学里听法律课、参观法庭等情景。他现在以审判官自居,对芳兰加以审问。
“是。当然是这样。您想想,他想于那种坏事,难道我不应当那么做吗?”芳兰回答说。
“当然,你可以……不过,你做得太过分了。”
张绍光又想,这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理由,便摇了摇头。
芳兰不是在对方突然袭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杀死对方的,而是一开始就计划将对方引诱出去。如果对方仅仅是企图强xx女方而被杀死,任何国家的法庭也不会把杀人者的行为判成正当防卫吧!
“您是说我做得太过分了吗?”芳兰反问道。
“不管怎么说,你那样做是太过分了啊!……凶器也是预先准备好了的吧?”
“是,是的。”
“看来,您一定是使用钝器一类东西从背后把他的头颅骨打坏。您到底用的是什么钝器?”
“西式住宅里烧壁炉用的捕火棍。”
“是铁棍。您把这么重的东西抡起来花很大力气的啊!”
“不,不用多大力气。可是……”芳兰露出笑容。
走进胡同,她的眼神灵活多了。
“这是什么意思?”张绍光继续追问下去。
“我马上告诉您。不过,我希望您先让我知道一件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