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113)

2025-10-09 评论

    被晋武帝封为各地之王的皇族,多达二十七人。最初的规定是,王必须居留于首都,但建国十多年后,就变成王可回到自己的领地居住,并且得以自行任命文武官员。此外,为怀柔士族,又设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实际授予他们土地,不是空有称号而已。
    任何王朝的创始者,大都具有优异的才能和实行力,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却是缺点多于优点的人。因为实质上的王朝创建者是他的父亲、叔叔或祖父,他只不过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下的天子。
    晋武帝司马炎,生活非常荒淫奢侈。据说,晋后宫有一万以上的宫女,情形犹如天下处女尽入后宫。
    “侈汰(奢侈之意)之害,犹较天灾为甚。”
    这是一个叫傅咸的人奏书中的文句。天子以下高级官僚及贵族的生活何等奢侈,由此可见。
    一天,武帝驾临一位名叫王济的家臣府邸。用餐时,王济使用琉璃器,并且令百名侍女服侍。这些侍女穿的都是上好的绸缎衣裳。菜肴中以蒸猪特别美味。
    “这猪肉真好吃,是不是在做法上有秘诀呢?”武帝问道。
    “禀皇上,这只猪是用人乳养大的。”王济回答。
    据说,武帝听到这句话时,恶心得再也吃不下去。
    晋王朝可以说在创建之初前途就已蒙上一层乌云了。
    现在来看东南的吴。
    司马仲达死去的一年后,吴国大帝孙权也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寿命久长的他,妃嫔之数自然也多。名列《三国志·吴书·妃嫔传》中的就有谢夫人、徐夫人、琨夫人、步夫人、琅邪王夫人、南阳王夫人、潘夫人等。
    孙权也是性好渔色,家庭风波因此从未间断,种下无数日后引发家族纠纷的祸因。
    由于原本定为皇太子的长子孙登比父亲早死,为继位问题而产生的争执,曾经一度相当严重。后来虽改以次子孙和为皇太子,但孙权却于去世的两年前将孙和废掉,改立年仅七岁的孙亮。
    孙亮是潘夫人所生。潘夫人出身会稽,深受晚年的孙权宠爱。以亮为皇太子,当然是潘夫人再三央求的结果。对此提出谏止的重臣为数不少,但皇帝孙权大概由于年事已高,变得非常顽固。第一个进谏的骠骑将军朱据和尚书仆射屈晃被处一百杖刑,同样进谏的陈正和陈象则被杀;杨竺则于被杀后,尸体被抛入河中;全寄、吴安、孙奇等因被视为被废立前皇太子孙和的同党,也逐一遭到杀害。
    潘夫人于孙权病笃时,曾经叫人调查吕后之事。汉王朝创始者刘邦死后,曾经有过吕后掌握天下实权、君临朝廷的时代。
    “真要命!潘夫人意图成为第二个吕后!”
    “那种女人怎能成为吴国之主呢!”
    “如此一来,吴国不是没前途了吗?在这之前把她除掉,这才是为国尽忠啊!”
    “一点没错!”结果,近侍们趁潘夫人熟睡之际将她勒死。
    孙权于临死前,将后事托付诸葛恪,此人是诸葛孔明之兄诸葛瑾的儿子。但独裁者孙权死后,吴之脓水一举迸发而出。孙权死后第二年,诸葛恪企图压制孙氏一族不成,反而被孙峻杀死。
    六年后,十五岁的少年皇帝孙亮同内亲王及刘丞等人密谋诛杀实权派的孙。孙是孙峻的堂弟,是一手操纵国政的人,少年皇帝若想发挥皇帝的权力,就非排除实权派不可。结果机密外泄,孙亮反而从皇帝宝座上被拖下来,贬为会稽王。
    ——少帝荒病昏乱,不可处大位,承宗庙。
    这是孙亮被废的理由。之后,王夫人所生的琅邪王孙休被迎来就帝位,而孙则于这一年的十二月被斩。先前被杀的诸葛恪,得以平反,恢复名誉,并被改葬;相对于此,已死的孙峻棺木被挖出来,经过一番切削后再埋入土中。当时的规定是,棺木的厚度因位阶不同而有差别。削棺木代表降低其位阶。
    即位时已二十四岁的孙休,在位六年就死去。继位的是孙权次子——被废立的皇太子孙和——之子孙皓。刚即位时的孙皓,曾经致力于人民福祉政策,一度使人们以为明君出现,孰料很快就露出马脚,他原来是极端粗暴又骄慢的人,不但好色,更是大酒鬼一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