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115)

2025-10-09 评论

    王戎的父亲王浑名气颇大,曾经做到凉州首长。父亲去世时,州下九郡过去受恩于他的人,合起来送上百万奠仪,王戎却固辞分文未受。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其实,王戎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是个算及锱铢的守财奴。这样的人绝不可能胸怀异志!
    一旦人们如此以为,他就能成为政治上无害的人。原来,这是一种韬光养晦之术。
    王戎的预测果然没错。
    乘坐羊车,以猎色为乐的武帝,于太熙元年(公元290年)三月死去。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改元为永熙。正月才改过的元号,现在又改,说来是不合仪礼之事。
    新皇帝惠帝是比父亲武帝更昏庸的主君。他就是于荒年听到穷人无饭可吃时,说出“他们可以吃肉啊”这句话的人。人民对这样的皇帝莫不大失所望,武帝也认为这个皇太子实在不成器,所以曾经以自己的弟弟司马攸为“皇太弟”,想让他继承帝位。
    ——可是,遹很聪明……
    遹是惠帝的儿子。虽然儿子很差,不过孙儿却很聪明——结果,武帝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因而没有废立皇太子。惠帝可以说是靠儿子的庇荫而就帝位的。
    这件事情却为晋王朝带来极大的不幸——因为“八王之乱”随即爆发了。这是晋王朝皇族骨肉相残到几近灭绝程度的大乱。其间的关系相当错综复杂,为恐读者不易理解,下面列出名单,以供参考。读者不妨于阅读下文时,把被杀者的名字逐一从名单中涂掉吧。
    l.汝南王司马亮:景帝(司马师)四子,武帝的堂弟,惠帝的叔叔。
    2.楚王司马玮:武帝五子,惠帝之弟。
    3.赵王司马伦:景帝九子,汝南王之弟。
    4.齐王司马冏:武帝一度有意要他继承帝位的胞弟齐王司马攸之子。
    5.长沙王司马乂:武帝六子。
    6.成都王司马颖:武帝十六子。
    7.河间王司马颙:宣帝(司马仲达)二弟司马孚之孙。
    8.东海王司马越:宣帝之弟司马权之子。
    9.豫章王司马炽:武帝二十五子。
    其中司马炽后来即位为怀帝,除此以外的八个人概称“八王”。
    事情因女人的斗争而拉开序幕。
    大概是荒淫的缘故吧,武帝于五十五岁就死去。惠帝之后的怀帝为“第二十五子”,由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其荒淫的程度。
    卧病在床的武帝,始终耿耿于怀的是不成器的儿子。一日不为这个儿子找到一个优秀的辅佐人,他就一日无法放心,最后决定以皇后杨氏的父亲杨骏和自己的堂弟汝南王司马亮当辅佐人。司马亮乃皇族中的长老。
    但杨氏却企图霸占江山。杨骏把召见汝南王的诏书藏了起来。
    “汝南王还没有到吗?汝南王……”
    武帝到临终之际还在重复这句话。诏书没有发出去,所以汝南王当然不可能来到。杨骏便以太尉(国防部长)兼大都督的身份掌握全军,由于武帝已死,杨氏因而成为皇太后。皇太后的外戚遂掌握天下实权。
    新即位的惠帝之皇后贾氏,却对此颇为不满。
    “皇太后已经是卸任的人,实权应由现任皇后的外戚掌握才对。”
    贾皇后如是想。她虽然是个皮肤黝黑、个子又矮的丑女子,实行力倒是超人一等,是个想到事情就非实行不可的人。何况她的娘家较杨家更有实力。她的父亲贾充过去曾以大都督身份参加平吴战争,并指挥全军。
    “这样下去,司马氏迟早会被杨氏篡位的。这是全体皇族必须奋起的时候啊!”
    贾皇后如此激励皇族长老汝南王,汝南王却畏畏缩缩,不敢有所行动。
    “老家伙毕竟不行,我来向年轻气盛的诸王呼吁吧!”
    惠帝于是派遣密使至惠帝五弟楚王司马玮处。
    鉴于魏因冷落皇族而急速灭亡的事实,晋对皇族格外的优遇,因此,楚王以荆州都督身份拥有兵力。其余诸王比起魏朝诸王来,拥有超出许多的实权。楚王接待密使来访后,跃跃欲试地来到洛阳。这个年方二十一、向以骁勇驰名的贵公子,也是个生性残忍的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