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对立时代最大的战争——淝水之役——于焉启幕。
前秦军中有一个曾是东晋将军、名叫朱序的人。这个人曾经固守襄阳,使前秦十万大军不能越雷池一步,后来因部将内应使城池陷落。苻坚因甚为嘉许朱序的善战,赦其无罪,反而将内应的部将以“不忠”之罪处斩。朱序后来在前秦甚受重用。
“他一定会心存感激而对我尽忠吧?”
这是苻坚的想法。然而朱序虽然投降,却心系东晋。他念念不忘的是,早日立下战功,返回祖国。而要“立战功”,指的当然是予前秦重大的打击。
苻坚的看法太乐观了。
东晋军与前秦军在淝水流入淮河处对阵。不久,前秦军第一线开始慢慢后退。
“这是诱敌之计……”苻坚道。
“敌军果真会入彀吗?”
部分参谋对此计略的效果抱持怀疑态度。苻坚初听时也有些犹疑,朱序却在这个时候进言:
“如果装出全军撤退的样子,东晋军队一定会渡河追击。问题在于如何使撤退的样子显得逼真。为了这样……”
“为了这样,该如何呢?”苻坚立刻追问道。
“这个秘密必须严守,所有将兵都不能知道,必须让他们以为这是真正的撤退才行。”
“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要欺瞒他人,必先欺瞒自己。好,我们就依这个秘密作战计划进行吧!”
苻坚于是决定对东晋进行诱敌作战,下达“全军撤退”的命令。知道秘密的,只有参加作战会议的二十几名最高参谋人员。
“太好了,我们可以回家啦!”
“本来就有一些大臣反对这次出征嘛!”
“谢天谢地,我们算是捡回了一条老命。”
将兵们个个以为这是真的撤退。
苻坚登上马匹牵曳的望楼,以手遮光,眺望淝水对岸。
“东晋军队到底会不会入彀呢?”
要是东晋军队开始渡河,就于适当时机命令前秦军队突然掉头,采取总攻击态势——这是预定中的行动。时机的拿捏,自然以东晋主力到达河流中央时最为适宜。若是早已识破这项作战企图,东晋军队应会按兵不动才对。——苻坚屏气凝神,注意着事态的变化。
“他们开始动了!”苻坚不觉出声。
或许认为前秦军队是真正的撤退吧,东晋军队一阵万头攒动后,先头部队开始渡河。苻坚紧紧握着右手拳头。一旦高高举起这只手,就是下达“开始反击”的指令。
河上出现三排由船只系成的架设桥,上面的骑马部队即将渡河过来。概略估计,光是河面上的人员,就有八千名左右。
“开始攻击吧!”
苻坚猛然高高举起右手拳头。他预期百万大军会在他的指令下突然掉头,展开对东晋军的歼灭作战。此时的苻坚,已经开始幻想将败走的东晋军队追到建康(南京)的场面。——攻陷建康就是统一天下的第一步!苻坚亢奋得要命。
但是,预期中的情景并未出现在他眼前。虽然他已发出指令,前秦军队却一点没有反击的迹象——他们还在继续撤退。
“快反击呀!你们在干什么?敌军主力已到河中了!”
苻坚大声喊叫。而百万前秦军队却犹如雪崩般地继续退却。
实际上,之所以发生这个状况,是因为朱序此刻正策马来回奔跑于各个阵中,并大声宣布:
“快退!大家快逃!我们被打败了,不想死的人快逃!”
这是一次莫名其妙的败战。百万大军竟在根本没有交锋的情形下,就被八万敌军追得落荒而逃!
“这是怎么一回事!”
苻坚实在难以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不可思议的事实却千真万确地呈现在他眼前。身为百万大军统帅的他,都无法了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实际上,这是襄阳一役时、因善战表现被苻坚饶过一命的朱序,将作战机密向东晋泄漏的缘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