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由王僧辩和陈霸先率领的勤皇军兴起,侯景败死,王伟也被杀。简文帝之弟萧绎即位为元帝,梁王朝因而一度复兴。这是公元552年之事。
梁复兴的两年前,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己就帝位,这个新王朝以“齐”为国号,为了与五十年前灭亡的南朝之齐区别,这个王朝一般被称为“北齐”。由于继高欢之后的高澄为佣人所杀,其弟高洋乃迅速承续实力者的地位,一鼓作气建立了新王朝。
高洋是个酒鬼,而且不是单纯的酒鬼,他是每次喝醉便非见到鲜血不可的要命疯子。他在御花园里摆有铁锅、长锯、铁槌之类的东西,以试验各种不同的杀人方式为最大乐趣。杀人对他而言是一种娱乐,这不是要命的事情吗?重臣实在拿他没办法,只好把死囚置于这位文宣帝的身边。这些死囚倘若没在三个月内遇害,就被视为是难得一见的幸运儿,因而获得释放。
虽然北齐文宣帝是个酒鬼,但打起仗来却所向披靡。拥有强兵的西魏每次来犯都被北齐击退。西魏实力者宇文泰于是就各种因素做了彻底的分析。
就将兵之精强而言,西魏确实略胜一筹;就物产之富庶以及经济力,则东方的北齐显然占了上风;就综合之国力而论,似乎还是以北齐较为强大。
——对!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国力,也就是经济力!
宇文泰遂想到先决条件在于增强国力,尤其是经济力;这时候,正巧发生有利于西魏的事情。原来,南方的梁起了内讧。受陈霸先拥立的梁元帝,以自己的据地江陵为国都,这是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在武汉东边相当遥远之处。元帝之弟萧纪以武陵王身份领益州(四川),却举兵企图攻打江陵,而元帝竟然向西魏求援。
——这是天赐良机!
宇文泰为之雀跃不已。益州——也就是蜀——是往昔蜀汉据之与魏、吴对立的土地,它不但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更是丰富,而现在,梁竟然来请求西魏攻占这个地方。认为机不可失的宇文泰,立刻率领军队攻打成都,并占领蜀地。
梁元帝是个文人,读万卷书而甚有文才,然而却搞出与弟弟争斗并拉拢西魏这个天大的失策。虽然他达到使弟弟败死的目的,取得蜀地的西魏却一路攻向江陵来了。
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江陵为西魏军所包围。知道命已该绝的元帝,做的第一件事是放火焚烧东阁竹殿所藏的十四万卷古今图书,意图与自己心爱的书籍共存亡。元帝原本准备投火自尽,却被近臣抱住而未能如愿以偿。元帝于是拔出宝剑,砍向正在燃烧的宫殿圆柱,宝剑却为之断折。
“唉……文武之道尽矣!”
元帝流着眼泪呢喃道。书籍烧毁,宝剑断折,这不正是文武之道尽了吗?
西魏将归降的元帝和其一族悉数诛灭后,立先前亡命至西魏的萧詧为梁的新帝。萧詧就是夭折的昭明太子萧统之遗儿。他是由于与元帝交战而丧失哥哥萧誉后,亡命至西魏的。成为梁朝皇帝的他,实际上只是西魏的傀儡。史家称江陵这个傀儡政权为“后梁”。
在建康的梁之将军王僧辩和陈霸先则立元帝之子萧方智为皇帝,这就是年方十三岁的敬帝。南方的大国梁,遂分裂为江陵和建康两个政权。其中的江陵后梁则完全为西魏属地。
元帝为何以江陵为国都呢?除了这是自己的根据地以外,如侯景的例子所显示:建康容易受到来自北方的攻击,东方之北有强大的北齐摆出随时南下的姿态。这个北齐,是个连精强的西魏都畏惧的国力充实的政权。
建康的两个将领王僧辩和陈霸先分别就了对付北齐的戒备位置。陈霸先于攻杀侯景后,讯问过成为俘虏的王伟。他想起当时的情景,那时候,王伟已经决定处以死刑。
“你本来的愿望是什么?”陈霸先问道。
“我本来想要成为皇帝。”
“这不是侯景的愿望吗?据说你自称没有王者的气度,所以怂恿侯景取得天下,不是这样的吗?”
“那只是口上说说而已,心里想的却是自己做皇帝。反正我已经要死了,就把这个秘密对你直言了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