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38)

2025-10-09 评论

    两雄好像同时有了诱拐天子的念头。权力斗争的作战方式,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吧?
    李傕安排密探卧底在政敌郭汜的府邸中。这名密探送回这样的情报:
    ——郭汜有意奉迎天子至其府邸。
    “奉迎天子”只是好听的话,实质上是“诱拐”。
    “那个家伙想的计策和我一样。毕竟我们都是董太师(董卓)调教出来的。”
    听到密探通报时,李傕苦笑起来。
    知道对手已在着手准备,自己当然也不能迟延。
    “叫暹过来!”李傕命令道。
    李暹是他的侄儿,让这个敏捷而豪胆的人去干诱拐天子这件大事最为合适。
    李暹指挥数千士兵包围宫殿,把献帝带了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时,郭汜当然因被李傕抢得机会而懊悔不已。不过,他也不是因此就甘心居下风的人。
    少年天子由于担忧两名重臣之抗争,便命令公卿斡旋,使两者和解。郭汜却将以使者身份前来的公卿扣留在自己府邸中。这也是一种诱拐。
    李傕和郭汜分别将天子和公卿作为人质后,以长安为舞台,展开斗争了。
    李傕于诱拐天子之后,索性放火烧了宫殿。他要使天子有家归不得。
    虽然李军中有勇猛的西藏兵,但郭汜却收买了李部属中一个叫张苞的部将,要他于攻击时充做内应。
    李因郭汜的奇袭而陷于危机。所幸张苞放的火没有扩大,以及投靠他的白波黄巾军杨奉大力协助,得以击退郭汜军。
    帮助李傕的杨奉,转而企图谋杀李傕——他意图取而代之。事迹败露后,他逃向终南山。
    战乱又战乱。在长安街市展开的战斗持续两个月之久,死者达数万之巨。
    在混乱中,献帝立伏完之女为皇后。这项仪式当然是在李傕府邸举行的。
    天子成婚是国家大事,长安却无任何庆祝气氛。东边今日发生小战斗,西边翌日发生放火事件——这是当时的景象。
    互不相让的战斗持续一段时期,双雄都陷于疲惫状态。
    有一个人在外面观望这个事态很久——这个人是镇东将军张济,他早就料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所以于占领长安后,自愿到弘农。
    留在长安汲汲于权力斗争的李傕和郭汜,已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他们中的任何一方现在都不能罢手,一旦罢手,对方会立刻攻击过来。于是他们咬紧牙关,继续对抗。倘若此时有人居中调停,他们是一定会乐意接受和谈交涉的。
    机会成熟!
    张济遂率领大兵,从弘农回到皇都长安。
    ——促请李、郭二位将军和解,以使天子安心。
    他以此为名目。
    实际上,正在交锋的这两个人,因而大大吁了一口气。但立即接受调停,会在面子上挂不住,所以两人都提出一些条件。对于这一点,擅长外交手腕的张济当然再三斟酌,最后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使和议成立。
    停战条件之一是,李傕和郭汜皆以自己的女儿作为人质,同时释放先前扣留作为人质的天子和公卿。
    “朕想回洛阳。”
    停战后,献帝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这也难怪,十四岁的献帝和年幼的伏皇后,都是在洛阳出生的人,他们实在不习惯长安颠沛的生活。
    由于天子在长安,在此掌握实权的李傕和郭汜因而发生争执。倘若天子不在,纷争自然会平息才对。
    “恭请皇上到东边弘农之地,如何?”调停者张济说。
    “你这句话居心……”
    李刚说了这句话就被张济打断,因为弘农是张济的据地。从李、郭二人手中夺取天子后,将之移至自己的土地——这不等于强抢吗?
    “不,我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张济道,“要是有野心,我当初就不会到弘农去,而会留在长安。如同你们……”
    李傕觉得张济的话确实有道理。
    “请天子到弘农,而我自己不去——这样可以吧?我们三人都留在长安,只把天子和公卿送到东边,应该很公平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