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的提案倒是颇具说服力的。
“可以。”
李、郭两人最后都表同意,但他们似乎仍彼此猜疑。
这件事情虽有赖于张济之调停,然而,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十四岁献帝坚决主张要离开长安。对他而言,长安是魔鬼之都。先是董卓跋扈,接着是自己成为李傕人质这段时期,长安始终未曾停过流血之事,连赶工急造的宫殿都被李暹烧毁了。
献帝诅咒这长安之地,他衷心盼望的是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故乡洛阳。而洛阳已被董卓烧尽,目前呈现的是一片断瓦残砾景象。居住洛阳既不可能,至少也要到接近洛阳的地方。
“朕想回到东方,无论如何都要回去。”
知道自己只是个傀儡的献帝,绝少做出特别要求,而这次,他却任性起来,坚决强求。
郭汜原本反对天子东归之事,献帝则以绝食与之对抗。
“如果不能回东方去,朕宁愿一死了之。”
拗不过十四岁少年天子之绝食抗议,郭汜最后不得不说:“皇上,那就请回东方吧!”
虽然如此,郭汜并非真正放弃挽留皇帝的意念。
献帝御车由长安东北之宣平门驶出,这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甲子日(第一日)之事。队列于八月甲辰日(第六日)才到新丰。新丰距离长安仅四十余公里,天子一行人行进速度之缓慢由此可见。有数百名宫女的队伍,必须设法征调到弘农途中的粮食,而担任警卫任务的御林军,只有五百名左右。
“不加快行程,郭汜说不定会追来把朕带回。”献帝内心相当焦急。
这时候的李傕,已解散了军团中之精华——西藏兵部队,准许他们还乡,军力大不如前。此时献帝畏惧的是郭汜部队之追击。
过了霸陵时,突然出现数千人的大部队,扬起沙尘,朝天子队列接近过来。
“郭汜果然前来要把朕带回……”
献帝感到大大的沮丧。但片刻后,就知道了并不是郭汜部队。而是曾经意图取代李傕却因事迹败露逃亡至终南山的白波黄巾军杨奉的部队。
“启禀皇上。臣是为了保卫圣驾而赶来的。”杨奉跪伏叩首道。献帝松一口气后,赐给他“兴义将军”之称号。郭汜要是追击前来,五百御林军必定敌不过。虽然杨奉是来路颇有问题的白波流民集团,但无路可寻的天子,只得容纳他们。
不久,董承所率领的数千部队也赶来投入。这是过去董卓女婿牛辅的部队,牛辅后来为从者所杀,失去主子的这个部队,改由董承率领,在这一带流浪。这个流浪部队是听到天子东归之事,为了寻觅仕途,专程赶来的。
董承是约略等于献帝之祖母的董太后之侄儿,对献帝而言,是在异地邂逅叔叔,献帝见到他当然比见到杨奉时更为高兴。董承被授以“安集将军”称号。
“打倒大而无用之徒!”
郭汜以此作为暗语,前往夺回天子。“大而无用之徒”意指御林军。近卫兵团多有仪队性质,御林军成员都是经过挑选的高挑英俊青年,他们的穿着十分华美,因此被一般士兵讽刺为娃娃兵或大而无用之徒。
郭汜原本认为五百个“娃娃兵”一下子就能击溃。未料,天子身边有杨奉和董承率领的大军。结果,被击溃的反而是郭汜这一方。
“咱们走着瞧吧!”
一度退却的郭汜,经过充分准备后,再度追上天子队列。带着一大群女人的天子队伍,行动非常缓慢。
——野狗部队算什么!
郭汜虽然一度被打败,却依旧抱持轻视对方的态度。在他眼里,没有主君,饿着肚子在渭水河畔、终南山麓彷徨的部队,无异野狗集团。但正因为是野狗,所以非常强悍——郭汜没有想到这一点。野狗部队成员即将因立功而得到仕途,因此,个个都非常振奋,准备奋勇死战一番。这样的部队当然会发挥出实力以上的力量。
郭汜部队再度被击退。这是十月一日之事。
但膨胀成为“大军”的天子队伍,竟然起了内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