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40)

2025-10-09 评论

    担任财务及补给事宜的是宁辑将军段煨。由于是在饥馑时期行军,因此在征调粮食上颇多困难。而过惯奢侈生活的公卿们,为了得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每每以巴结态度对待段煨,段煨于是变得十分倨傲。
    “吃饭的兵卒越来越多,管粮食的我被搞得气都喘不过来啊!不设法减少兵员人数,我再也不负责补给事宜了!”
    他甚至公然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说我们是吃饭部队!要没有我们,天子早被郭汜抓回长安了呀!把劳苦功高的我们说成吃饭部队,这样的人能饶恕吗!
    杨奉及董承等人听到段煨的话,极为愤慨。
    ——干掉他!
    野战将军一般都是脾气暴躁的。他们于是向段煨队伍射箭。
    他们对打达十余日之久。献帝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在一旁干着急。虽然如此,十四岁的皇帝还是轮流召来双方主要人物,恳求他们和解。
    于天子东归这重要时刻发生内讧,简直是要不得的事情。由于少年天子拼命调停,双方遂同意和解。
    天子队伍发生内讧的情报,很快就传到长安。二度袭击失利而意气消沉的郭汜,这会儿抱起希望了:
    ——还有希望!
    正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如下传闻:
    ——天子已下密诏给兖州曹操,要他到洛阳来迎驾。
    说起曹操,这个人是往年反董卓派的急先锋,在东方诸将中,他是唯一能与袁绍抗衡的实力派人物。天子一旦落入曹操手中,接着发下“讨伐长安”逆将之诏书,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郭汜和李傕确实有过挟掳天子和公卿为人质之恶劣行径,因此,一有机会就会遭到讨伐是意料中事。
    “在天子为曹操所夺之前,由我们合力夺回如何?所幸天子队伍正在发生内讧,这应该是绝佳机会。我们尽弃前嫌,携手合作吧?”
    郭汜由两次战斗经验,深知天子队伍虽然已起内讧,护驾军队却是勇猛无比,不好对付的。光以自己的部队前去,绝对打不过——这么想的他,遂向过去水火不容的李傕和张济呼吁合作。
    这三个人都不愿意看到天子落在曹操手里,也就是说,他们的利害关系是完全一致的。
    “快追!”
    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倘若曹操已由兖州向西出发,前往迎接圣驾,情势就大为不妙。
    “我们不能等全军都准备妥当才出发,这样会来不及的。哪个部队准备完成就先出发,分批而去,绝不可耽误时间!”
    军队中以董卓旧属凉州士兵居多,他们都是擅长骑马的。比起脚程缓慢的天子队伍,长安三将之军队,在机动力上超出许多。
    凉州轻骑兵团,在渭水南岸黄土地扬起滚滚沙尘,一路往东方奔驰而去……

    长安三将之凉州轻骑兵团先锋部队追上天子队伍,是在弘农郡一个叫东涧的地方。这时岁序已入十一月,格外寒冷。
    起过内讧的军队,和解之后未见融洽,将兵士气低落了许多。
    天子护卫军团很快就被三将联军击散。倘若联军乘势长驱直入,或许已成功地夺回天子了吧?结果却是由身经百战的杨奉解除了天子的险境。
    天子队列中,有许多载着装满天子、皇后、宫女衣裳以及祭祀用金银器皿箱柜的车辆。杨奉于战败逃奔之前,将这些箱柜撬开,把里面的东西倾倒在路上。
    三将的目的在于夺回天子,但对其士兵而言,夺回天子和他们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他们关心的毋宁是眼前倒满一地的绸缎衣裳和金银器皿。一时间,抢的抢,夺的夺,众人为了要捡拾东西甚至自相残杀起来。这时候,他们已把追击念头抛到九霄云外了。
    天子队伍虽然蒙受极大损失,但由于杨奉的机智而得以逃到一个叫曹阳的地方,并且在此重整旗鼓。
    天子队伍也有许多人阵亡,其中包括一些献帝近侍,他们都是平时伺候献帝无微不至的贴身人员。十四岁的献帝认为责任完全在于自己,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坚决要求回东方而死的——想到这一点时,他再也不敢任性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