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他的意见,被宦官派排挤的清流党中,有许多优秀人才。
“知道啦。还有什么意见呢?”
“必须准备充分之军费及军马。”
“如何准备法呢?”
“拿出库银,并以西园厩舍之马匹供为军用……”
“哦……”
灵帝皱起了眉头。因卖官而到手的钱都放在国库内。喜爱马匹的他,在西园厩舍饲养不少名驹。当然那些马匹不是养来供为军用的,但,现在还能表示反对吗?
“如果没有其他的办法,朕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皇帝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允了。
这期间,各地方长官被黄巾军杀害之消息陆续传报上来。
——南阳太守禇贡被杀。
——幽州刺史郭勋被杀。
——广阳太守刘卫被杀。
朝廷以北中郎将卢植为司令官,命其讨伐北方黄巾军主力。
颍川地区也有强势的黄巾军。对此,则以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俊为司令官,率领四万大军前往。
率领颍川黄巾军的是一个叫波才的人物。
后世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端,故事主角将要粉墨登场。以曹操为例,他这时候正率军前往颍川。
在此,先了解一下大家所熟悉的三国豪杰在黄巾之乱开始的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时的年龄。
他们当时的年龄是:曹操二十九岁、刘备二十三岁、关羽二十二岁、张飞十六岁。孙策、孙权兄弟分别为九岁和二岁,赤壁之战英雄周瑜为九岁,诸葛孔明当时才三岁而已。在五丈原与孔明对峙的司马仲达则为五岁。
以一亿钱买了三公地位的曹嵩的儿子曹操,较其余英雄先登上舞台,依年龄来说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曹操字孟德,小时候就颇为聪明而富于机智。
——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史书如此记载他的行径。也就是说,他是个品行不端的青年。喜欢放鹰、捕鸟和赛狗的他,大概是今日所谓的运动迷兼赌鬼吧。
他的伯父对他这种放荡不羁的作为甚为不悦,除了时常当面告诫他外,也要他父亲对之严加管教。一天,曹操看到伯父走来,便歪着面孔,抿着嘴巴,在地上打滚,“哎哟……哎哟”地呻吟起来。
“你怎么啦?”
“我神经痛正在发作……”曹操对伯父说。
“那真是要命!”
伯父见到曹父时,便告诉他这件事情。父亲吓一大跳,立刻叫曹操来问:“你伯父说,你在闹神经痛。是不是已经好了?”
神色正常的曹操回答道:“神经痛?开玩笑,我几时得过神经痛?伯父常把我的事情随便向爹打小报告,我最讨厌他啦!”
曹父从此以后再也不相信哥哥所讲的话。这便是曹操“整”他伯父的情形。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记载于《世说新语》——
青年时代,曹操和后来与他争霸的袁绍是好朋友。说他们是好朋友,不如以“狐朋狗党”称之,较为正确。同为贵族子弟的他们,常在一起搞鬼,捣蛋的程度令人摇头不已。例如,“抢新娘”就是他们常做的勾当。
人家在办喜事时,他们就到院子里大声喊道:“土匪来了!”
这一家人当然会没命地往外逃,他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把新娘子抢走。曹操常和袁绍以搭档方式干这种恶作剧。一次,他们正玩得颇为顺利,抬着新娘子准备逃跑,但,在黑暗中逃入花丛里时,袁绍扭伤脚筋,跑不动了。
“哎哟!痛死我了!我跑不动啦!”袁绍哀叫起来。
这时候,曹操大声嚷道:“土匪在这里哦!”
才说跑不动的袁绍,听到这句话吓了一大跳,拔腿没命地奔逃。这时候的他还顾得了脚痛吗!最后,两人得以平安逃逸。
由这样的随机应变可见得曹操是个非常“机警”的人。
当时担任太尉(国防部长)的桥玄,以擅长鉴定人物而闻名。那是“月旦”盛行的时代,世上颇多人物评论家,其中又以桥玄的批评最为剀切有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