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60)

2025-10-09 评论

    一万辆分量的袁军兵粮储存在这个地方,该地戒备状态并不森严。不过是储存兵粮之地,不需特别戒备——或许这是他们的想法。实施屯田制的曹操军知道兵粮得来不易,但对袁绍而言,兵粮只是搬运过来的东西而已。
    “派出一批精锐轻骑兵,烧掉鸟巢吧!”
    曹操立即着手选拔精兵。由于需要穿过敌阵,因此决定使用袁军旗帜。途中若遭盘查,答以:“鸟巢欠缺守兵。我们奉命前往支援。”这是他们的预定计划。
    结果,一万辆车的兵粮被烧得干干净净。袁军已无存粮,再也不能打仗了。鸟巢被烧之事,给了袁军干部极大冲击,因为他们对远征军内部情形知道得很清楚。
    ——明日将无粮食!
    在这个情形之下,仗怎么打得成呢?干部意气沮丧,当然直接影响部下。
    有“袁绍军第一”之称的将军张郃,奉袁绍命令,向曹军进击。实际上,他这次是前往投降的。
    曹军也开始发动总攻击。
    袁绍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袁绍、袁谭父子狼狈不堪,什么东西都没有带,渡过黄河败走。跟随这对父子逃离战场者仅八百骑。
    ——斩首七万余名。
    曹军如此记录官渡大捷。
    袁绍军把所有的辎重和文书全都遗留下来。曹操召集全军,把袁军文书堆积到全军面前。
    “袁绍留下的文书,我一个字都没看。现在我要把这批文书原封不动全数烧毁。”
    曹操如此宣言,并命令兵卒点火。
    这是曹操的做法。
    要在乱世生存下来,每一个人都非想尽办法不可,但没有人知道依靠什么最为安全。昨天飞黄腾达的人,说不定明天就会没落。以骁勇风靡一时的吕布、权势无与伦比的董卓以及僭称皇帝的袁术,不是全都灭亡了吗?
    人们必须考虑“万一”时该如何。曹操阵营中当然也有人为“万一曹操没落,该如何是好”而忧虑。因此部分人会与袁绍暗通款曲,以备万一,是想象得到的事情。
    也就是说,袁绍所遗留的文书箱中,一定有曹操阵营里的官员偷偷写给袁绍的信件。
    曹操不看便把这堆文书悉数烧掉。
    有些人因而松了一口气。这批人对曹操的为人刮目相看,并且对之无限感佩。——他们的力量遂紧紧结合在一起。

    在官渡一役大败的袁绍,虽然暂时保住性命,但也就此退出了逐鹿天下的舞台。后来数年间,袁绍饱受曹操的压制和排挤。
    放眼看看南方的情形如何。
    在南方长江沿岸地区,孙氏势力扩张得很快。前代孙坚曾立下攻入洛阳的辉煌战绩,最后却在和刘表部将黄祖交战时,中流箭而亡。这件事情不同史书有不同说法,不过依据推测,发生之时大概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前后。孙坚遗儿当时尚年幼,孙氏军团暂时由其伯父孙贲统军。
    经过八年——
    孙坚嗣子已茁壮成长。兄长孙策个性勇猛,有“小霸王”称号。弟弟孙权由于眼睛是蓝色的,而被唤作“碧眼儿”。
    孙氏原本隶属袁术部下。孙坚与刘表交战,也是奉袁术之命而行。但如同过去曹操脱离袁绍支配,甚至推翻袁绍,孙氏新王孙策也有独立于袁术之外的夙志。
    袁术僭称皇帝,对孙氏而言是最适时的借口。
    ——袁术乃大逆叛徒。我们与他断绝关系。
    孙策如此向天下宣言。独立的基础,当然已经具备。
    但,孙策毕竟过于年轻,这位二十六岁的青年将军,在对别人的关怀上,似乎有欠圆熟,因而常有人怀恨他。
    ——孙策系骁勇之人,以置之于京师为宜。置于地方,他日定有后患。
    吴郡太守许贡如此向许都的汉献帝具奏。虽然许贡是悄悄上奏,却为孙策所悉。孙策一怒之下,将许贡绞死。
    许贡遗族及家臣当然视孙策为仇敌,俟机报仇。孙策明知有人怀恨于他,却自恃刚勇而丝毫不顾念己身安全。以狩猎为例,他一看到猎物就单骑追逐到底,脑中毫无安全顾虑。这对一心想向他报复的仇家,当然非常有利于下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