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63)

2025-10-09 评论

    愤怒无从发泄,只有沉醉酒乡。每次喝酒,他都烂醉如泥。
    ——身为一城之主,这样像话吗?打了败仗,父亲又在失意中死去,处此情形下,这样酗酒对吗?
    部下开始对他不满。
    奉不成器的人物做主将,部属别说发迹,连老命都难自保。既无领导能力,又欠缺战斗才能,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服众。无能将军的部属竖起叛旗,其实是为了自卫。
    不久,故安城武将焦触和张南等人高举叛旗,袁熙和袁尚于是逃至辽西乌桓族处。
    乌桓原属通古斯族,因被匈奴追赶逃至乌桓山,故有此名。袁家与辽西乌桓,曾因通婚而有姻亲关系。
    曹操乘势出兵至辽西,并且于白狼山击破乌桓军。袁尚和袁熙更向东逃,亡命至襄平公孙家。
    公孙家掌权者为公孙康,在关外建立独立王国,采取类似门罗主义的公孙家,最忌讳的是卷入中原战争。
    包庇袁氏兄弟的结果,很有可能遭到曹操出兵攻打,进而使公孙家趋于灭亡,公孙康遂取下袁氏兄弟首级,献给曹操,以免被讨伐。
    “有人亡、有人兴……”
    看到袁氏兄弟首级时,曹操慨叹兴亡无常。“亡”指的是袁家,“兴”指的则为长江“碧眼儿”孙权统率的孙氏军团。

    曹操东破乌桓,随后东进,取得亡命至公孙家的袁氏兄弟首级,时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于荆州踏入亡命生涯第七个年头的刘备,也在这一年遭遇了改变他今后生涯的一件大事。不过,这时候的他,当然没有察觉到这是扭转自己命运的关键。
    这件事情指的是,他迎接一名二十七岁瘦高青年诸葛亮(字孔明),为自己的幕僚。
    逃离袁绍阵营幸免于难的刘备,因被曹操攻打而逃至荆州刘表处。
    刘表在这个时代中,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绅士。
    来到自己的领土内大肆逞虐的张济,因中流箭而亡时,他对前来道贺的部下叱责“人死时应致吊意,岂可言贺”之事,已如前述。
    为人平和的刘表,生性不喜欢打仗,对战事抱持能避则避的态度。以曹操和袁绍死斗时为例,他绝无偷袭其后之企图,虽有略加牵制之事,但一切都很消极被动。
    有野心的人认为,老跟在刘表下面,由于绝少有战事,缺乏立功机会,因而大都怅然离去。张济的侄子张绣投靠从前的敌人曹操,为的也是断定在刘表下面不可能会有发迹机会的缘故。
    不过,学者、艺术家、评论家等,则竞相拥到荆州来。他们都是爱好和平之士。这样的人聚集一起,自然结成团体,成员因彼此争论或竞争,故而在学问或创作上能不断精益求精。
    此处就三国后期的英雄诸葛孔明之事迹,做一概述。
    生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的诸葛孔明,算来应该与当时的天子——献帝刘协同庚,他的故乡在现在的山东省沂水县之阳都,当时属于琅邪郡,父亲是县丞(副县长)程度的官员,却英年早逝。
    孔明是次子,其兄长诸葛瑾于父亲死后,随继母移居江南,孔明与其弟则为其叔叔诸葛玄收留。也就是说,他们一家人很早就离散了。
    叔叔诸葛玄出仕刘表之下。当时适逢原由中央委派的豫章(江西南昌)太守周术病死。当时的习惯是,有实力者可以恣意任命太守,在势力范围内的情形尤其如此。刘表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而曹操也以同一职位任命朱皓。两名豫章太守遂不得不交战,结果诸葛玄败死。
    当时十七岁的诸葛孔明,由于所依靠的叔叔去世,因而在荆州襄阳过着耕读生活。当时许多逃避战乱的学者来到,同时更有无数学生慕名而来,孔明得以结交众多师友。在知识分子团体中的他,遂逐渐崭露头角。
    孔明的朋友中有崔州平、徐庶、庞统等人,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因此聚在一起时,谈论的都是天下国家大事。
    每当朋友为曹操如何、袁绍如何等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时,孔明都在一旁抱膝微笑,有时候还轻轻哼唱,置若罔闻。虽然孔明没有积极参加朋友的书生论政,实际上他心里对这些问题有所分析和批评,也逐渐有了经略天下之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