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123)

2025-10-09 评论

    “啊,那一带最近我去过。我还在那儿交了一个朋友。我想去看看他。您在办您的事情的时候,我到我的朋友那儿去。”
    于是两人一块儿朝石井桥走去。
    出广州城向西,沿河北上,接连有泥城、缯步等小镇。东边有“四方炮台”,再往北去,即到后来鸦片战争(123)时平英团包围英军的三元里。石井桥是位于三元里西北方向的一个乡间小镇。
    刚过旧历正月,风和日暖,珠江沿岸一片新绿,到处可见浑身泥土的农夫在地里干活。
    “他们这么拼命地干活,劳动的成果几乎全被当作捐税、佃租拿走了。”王举志一路上说的都是这种话。
    一到石井桥,王举志说他要到前面不远的地方去拜访一个名叫李芳的朋友,便跟连维材分了手。
    西玲的家很快就找到了。这座房子好像是在城里发了财的商人,为了享受田园生活而建造的别墅。连维材并未向出来的女佣人报自己的名字,只是说:“我要见西玲女士。告诉她,关于她弟弟的事,我有话要跟她说。”
    3
    房子并不怎么宽敞。客厅里传出热烈议论的声音。其中有江南口音。那是一种“处士横议”——未能踏上仕途的读书人,他们的议论方式带有一种特殊的情调,一下子就能听出来。他们喜欢用悲愤慷慨的调子痛骂官府。
    他们之中鱼龙混杂,并不一定都是品质恶劣的。因为当时的世道不能写端正的楷书就不能当官,所以有不少在野的遗贤。而且拥有超众的才能往往是会受到排挤的。
    连维材被领进另外一个房间,在那里等了不一会儿,西玲就走了进来。
    “是你呀!?”也许是她故作镇静,她看到了连维材,言语态度上也未露出动摇的神色。
    连维材也没说多余的话。“我到这里来,是关于谊谭的事,有些话要跟你说。”
    “什么事呀?”
    连维材回去之后,西玲打内心里感到精疲力竭。对于她的不辞而别,连维材只字未提,只告诉她谊谭有被捕入狱的危险。
    “当然,也关系到承文。”连维材说道,“像承文这样的人,我觉得坐坐牢对他也许有好处。我正考虑我的处理办法。不过,谊谭不是我的孩子,他的事,你作为他的姐姐应该加以考虑。”
    西玲极力忍着一阵阵头晕目眩,说道:“我明白了。我也要采取措施。”
    连维材点了点头,说:“这一次不如说谊谭是受了牵累。他们一开始就策划好了要陷害承文。就是说,他们要通过陷害承文而把我逼入困境。……”
    “他们是……?”
    连维材简短地说明了事情的经过,最后补充说:“当然,幕后操纵的是公行,但实际动手干的是颠地商会的鲍鹏——那个忠实于你的家伙。”
    交谈的时间很短。事情一谈完,连维材丝毫未露出依恋不舍的样子,提腿就走了。尽管这样,西玲还是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连维材对她的爱。被人爱就意味着受束缚。她希望摆脱这种束缚。再说,连维材虽然爱她,但她始终捉摸不透连维材这个人。
    他是个可怕的人。跟他比起来,现在她所交往的这些男人,她是很了解的。这些人太容易了解了。他们绝不会束缚她的自由,可以使她放心。
    她一度交往过商人和街上的流氓地痞。他们有着明确的金钱欲望。这些人也很容易了解。现在在她家客厅里的那些男人,大多向往着当官。总的来说,后者比前者更富有男人的味道。他们说话慷慨激昂,可以排遣寂寞。有时还说一些很傻的话。
    连维材的身上有什么呢?她至今还不了解。好像既无金钱欲也无权势欲。肯定有什么东西是她所理解不了的。她所了解的只是他的爱。但西玲并不是唯有爱就可满足的女人。
    大概是她脸上失去了血色,她用双手使劲地搓了搓面颊,然后才回到客厅。
    客厅里有五位客人正在大发议论。一个浙江口音的人,正用极其粗鲁的语言痛骂官吏的贪污:“副将韩肇庆这小子,听说他捞了一百万两。他妈的!他严禁个屁!大鸦片犯他放过,尽欺侮小家伙。小家伙出不起贿赂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