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味(19)

2025-10-09 评论

    然而,尽管阴谋诡计的耳语不断,价格也一年比一年不讲道理;但是,法国佬还是继续由他们的鼻子牵着走,继续挖他们的荷包,有时还带着一份慷慨、一份乐在庖厨的精神,值得提笔一记呢。
    这里就有个例子。
    这地方我最喜欢的一家馆子,到目前为止尚未蒙《米其林旅游指南》的探马垂青,所以还没被惯坏;这可能是因为这家馆子同时也兼作村内酒吧,以及滚球俱乐部会址所在。加上家具装潢不够看或不够铺张吧。馆子内,老人家在前面玩牌,食客在后面进餐,所吃的菜色依我的经验,至少达一颗星的水准。价格算是很公道。老板掌厨;夫人,即老板的太太,负责招呼客人点菜;其他家人则在各桌客人及后面厨房间忙进忙出。这是家轻松自在的社区型饭馆,看不出来有意思要跳上餐饮界的旋转木马玩上一玩,好将天才厨子拱成活招牌,也将舒适宜人的小馆子变成申报公帐的圣殿。
    这掌厨的是个一见生鲜松露便掏腰包的冤大头。他有自己固定的货源,付钱也和每人一样要用现金,也没有收据可拿。这对他可是一笔相当可观而且可以依法申报的营业成本,现在却无法从他的利润中扣除,因为没有白纸黑字可以当作支出的佐证。另外,他也不肯把价格拉得高一点,以免得罪老主顾——即使碟子内多的是松露也罢。(冬天时,普罗旺斯馆子的主顾都是本地人,而且不随便出手;那些小钱通常不到复活节不会结清。)
    我有次在12月一个大冷天晚上,上那儿去吃饭。看到餐桌上有个铜锅,里面装的松露要值好几千法郎。菜单上有大厨拿手的鲜松露煎蛋卷。这老板娘绞尽脑汁,要为材料的成本和菜单上的价格差距这么大,想出一番大道理来。我问她,她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她一耸肩——肩膀和眉毛上扬,嘴角下撇。“这样大家都高兴啊,”她这么说。我点了煎蛋卷。真是连“人间难得一尝”都未足以形容。
    爱好白松露的人士请注意,由于最好的白松露产于皮德蒙(Piedmont),也由于皮德蒙的地理位置不该落在意大利,再由于法国佬从头到脚到脚下那块地都沙文得不得了,因此,白松露在这里不像它黑色的同胞那么为人看得起

    我以前在世界各地都见过他;我羡慕他。在日内瓦,在拿索(Nassau),在尼斯(Nice),在伊微沙(Ibiza),都看得见他的人影;尽管都只是匆匆一瞥,通常还隔了一段距离,但是每次都认得出来。我从来无缘和他相识,我们两人的路途只在机场交会。但是,我可以隔着50码,在数百位旅客当中,一眼认出他来。我们这些人都在死拉活拖,和一大堆笨重的度假配备奋战——滑雪靴、网球拍、钓鱼竿、潜水工具,塞得鼓鼓的手提袋——一边等着取回刚才饱受折腾、支离破碎的旅行箱。偏只看见他这人,悠哉游哉晃过海关,全身上下的负担最多不过是一本杂志、两三本书罢了,此外无他。他不需要其他东西。他的东西全都在他的滑雪小屋或是滨海雅筑里,静候他大驾光临。这位仁兄,就是那有第二个家的人。
    在理论上,第二个家是有其道理的。随时可以使用。位居这世界某一人人向往的地方,该地的房地产价格一定年年平稳上扬。不论是躺在艳阳底下,或是沿着雪道俯冲而下,你都可以告诉自己,你做的是精明的投资。安坐在你的产业里,你甚至可以振振有辞地说,就是因为这房地产一路升值,你才可以免费度假。另外还有附带的好处:你知道你可以接到通知时随时拿起护照走人;你觉得你到那地方,并不是个事事看得目瞪口呆的观光客,而像个荣誉市民;跟人提到你在安地卡(Antigua)或是瓦迪西耶(Vald-Isere)的“寒舍”,“有身分、有地位”这种不应该但是私心窃喜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天下苍生皆须忍受21天套装旅游,你才不呢!你可是与众不同的,你在国外有一栋房子的前门钥匙。
    这是我以前的想法,后来,我开始有机会认识一些有第二个家的人,我便要他们告诉我这滋味有多棒。如此这般,我把自己变成神游式的屋主,一下在牙买加的安东尼奥港有栋房子,一下在吉士达德(Gstaad)有户公寓,一下在巴黎有间工作室,一下在托斯卡尼(Tuscany)有处农舍,在西岛(KeyWest)有艘游艇。由这些各形各色的业主那边搜集而来的智慧和经验,为我省下了一大笔钱,也叫我就此断念。我不要第二个家了。我没那精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彼得·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