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说些小事吧,像是书籍、音乐、衣服之类。这些要放在哪里呢?——家里?还是在离家很远的那个家里?还是你每一样都要准备两份?若不如此,一条永恒不变的定律就会插进来作怪了,你会发现你好想读的书,你好想听的唱片,还有你好爱穿的那些旧丝衬衫——全部在好几千哩之外。这还算是小问题呢,只要有钱,外加条顿人细密组织的天赋,没有事情是摆不平的。但这只是开头而已。
假设你希望你随时可以逃到第二个家去逍遥几天,那你不会把房子租出去。因此,房子可就会一空就空上好几个礼拜或好几个月,以致你去的头几天,一定全花在购买民生所需、修理屋子内外等杂务上,等大致把地方弄舒服了,你也得离开了。这样还算你走运呢,更惨的情况都有。
我那几位在托斯卡尼有座农舍的朋友,有一年到那里过圣诞节,想要享受一下田园生活,却发现通到屋前的车道被封死了。那里的一位农夫,认为这车道有一小部分穿过的是他的地,因此用铁链和水泥把路封死了。走过烂泥地到房子有300码之遥,信箱里还有法院传票等着他们;他们被那位农夫一状靠进法院了。
在巴黎有间工作室的那位,有一次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偕同他的梦中佳人到巴黎一个礼拜,一进门一时惊恐万分,以为浴室里死了个人。比这还惨!是水管破了,楼上住户的脏东西全流到他们地板上,到处都是,累积了好几个礼拜。此后,他一回味起春日巴黎的旧日甜美时光,就一定也会想起修水管的事。
再到牙买加,我们那位安东尼奥港的仁兄则发现,他的房子可不是像他想的那样空无一人。有一家子野老鼠——相当大的一家呢!从那声音可以知道——搬进来了,据地为巢。野老鼠并不是挑三捡四的食客,若没人干涉的话,会乐意尝试各色新鲜口味。所以,这一家子菜单上的菜色,包括藤家具、肥皂、蜡烛、地毯,以及半张床垫。
想当然啦,你大可以说,这些意外全部可以雇人看房子来避开啊;找个你信得过的人,把你的第二个家当成他自己的家来照顾。是喔,他可能会爱这房子爱到离不开的地步,最后弄了一辆卡车,把房子内所有的东西,全部搬到他可以就近照管的地方;我的朋友在西班牙就出了这个状况,不过,大部分人看房子不会看到这个地步。我听说他们一般只是蛮乐意每天顺道拐进去,光顾一下留下来的酒之类的东西,兼打打长途电话。
我并非生性悲观的人,但在听多了这类故事之后,我发现我对购置第二个家,本来有高昂的兴致的,现在已经化为庆幸了;庆幸我的麻烦里,还好没有野老鼠和手脚不干不净的看门人。不过,我还是相当醉心在外地有个地方,每年可以过去住住。你只能逆来顺受的套餐式旅游,非我所好。轮用度假别墅,亦然。我也从来不喜欢把自己硬塞到朋友家里去度长假(“鱼和客人3天就开始发臭”,这句丹麦谚语说得真是言简意赅)。吾之所好,就是要有第二个家的好处——一处既熟悉又不同的所在——但没有当屋主会碰上的恐怖事件,也没有临时所有人必须负担的杂务。而我想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只不过可能还需要一两年才能确定是否可行。于此期间,自是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和实地测试。
这想法很简单,做起来是这样子的:一手拿着世界地图,一手拿着你爱去的休闲地点名单,看看有哪一处地点具有你要的基本设施——网球场、风浪板、漂亮妞儿,什么都可以,只要能抓住你往后几年的兴趣就好。下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物质享受了,现今文明的触角既然都分布得这么广、这么远了,找到这些不会像你想的那样困难。不论你心目中的度假天堂是到澳洲滑雪,或是在苏格兰高地钓鲑鱼,你放心,一定有人先你一步,在那里开了一家豪华旅馆。你就尽管去住吧。
你第一次去的时候,请用有意投资的眼光,而不要用短暂过客的眼光,好好看看那地方。假如你看到的你都喜欢,也觉得仍然会继续喜欢下去,那么,去向经理自我介绍一番,告诉他你有意做他最忠实的固定顾客。请他带你参观一下旅馆内最好的房间和套房。挑一间出来,请他依往后三到五年保证预订的条件开个价钱。他会不会和你做这笔生意,并不一定,但对于你这种身价的人,这算得了什么呢?因为你这样做的好处,比几块钱的折扣要重要得多了。你这好处,就是特殊待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彼得·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