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请问莫塔尔先生在吗?”
“他外出办事去了,我是他妻子,能为你做点什么吗?”凯特林觉得这声音听起来年轻、富有魅力,让人愉快。
“谢谢你,莫塔尔夫人,我是唐·凯特林,CBA新闻部商业专题记者。”
停了一会儿,然后是一种犹豫不决的反应,“你在开玩笑吧了”
“不是开玩笑,夫人,”凯特林的声音轻松、和蔼,“CBA在进行一些调查,我们认为莫塔尔先生也许能帮助我们,他不在,你也行。”
“你的确是唐·凯特林,我听出你的声有了。我们能帮你什么呢?除非你那儿有个地方漏水了,”对方温柔地笑了。
“我没听说这儿有地方漏水,如果听说了,准会想到你们的。事实上,这儿有一张写有你丈夫名字的百元钞票。”
“希望我们没做什么错事。”
“绝对没有,莫塔尔夫人,只是看来这张钞票经过你丈夫的手,我在查这钱后来到什么地方去了。”
莫塔尔夫人在电话里若有所思地说,“嗯,有顾客给我们付现金,付的钱里有100美元的钞票,但我们从来不问任何问题。”“对,没理由要问什么。”
“然后,我们把大面领钞票存入银行时,出纳员有时会在钞票上写我们的名字。我想他们不应该这样做,但确实有人这样做。”她停顿了一下又说,“我曾问过为什么写上名字,出纳员说假冒的百元钞票太多了,这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措施。”
“啊,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也许我在看的这张钞票上的记号就是这样做上的。”凯特林边说边对莫尼翘起大拇指,“莫塔尔夫人,能把你们的开户银行告诉我们吗?”
“我看没什么不可以。是西泰银行,”她讲的是一家离闹市区较远的分行。
“谢谢,我要了解的就是这些。”
“请等一下,凯特林先生,我可以提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这些事会上新闻吗?如果上了新闻,我怎么才能不错过呢?”
“很容易,莫塔尔夫人,你帮了我们的忙,上新闻时,我一定亲自给你打电话。”
凯特林挂上电话时,莫尼说,“我觉得我又学到了点东西。”“学到什么了?”
“如何交朋友。”
凯特林笑笑。他感到莫塔尔夫人听起来很迷人,言语之中又有邀请他的暗示,他真可以去拜访拜访,不用打电话。他记下了地址,她的住处不远。当然他也可能会失望。声音往往会蒙骗人,听声音年轻,人没准很老,长得像个啤酒桶。
凯特林又挑了张百元票子,对莫尼指指电话簿说,“名字是尼克利尼兄弟。”
这是第兰大街上的一家面包糕点铺。接电话的人起初有点疑虑,问了一两个问题后似乎想挂掉电话。但凯特林礼貌地坚持劝他别挂。终于得到了该店平时存钱——包括大面额钞票的那家银行的名字。是位于德加·哈马斯克乔尔德广场的阿美利加—亚马逊银行。
凯特林接着选看的两张钞票上的名字在电话号码薄里没查到。
再下一张是一家男装店经理的名字,该店的开户银行是洛密银行,位于第三和第六十七大街交汇处。
另一张钞票上的名字查不到,再下一个是一位不信任人、出言不逊的妇女,凯特林对她毫无办法,只好作罢。
第五个电话,与一个86岁的老人联系上了。他位在东端大街的一所公寓里,身体很弱,只好让他的护理员代他回话,老人的脑子倒是清清楚楚,没什么毛病。只听到他愉快地轻声说他儿子开了几家夜总会,时常看望他,给他百元面额的钞票。这些钱随后就存入银行帐户,留着防老,老人说着轻声笑了。噢,对了,是位于德加·哈马斯克乔尔德广场的阿美利加—亚马逊银行。
再下一个电话是打给中心地铁站附近的一家海味餐馆的。凯特林与几个人详细讲了好久,可谁也不肯承担责任,向他提供任何有用的情况。最后,餐馆老板来了,他颇不耐烦地说,“到底搞什么名堂。可以告诉你我们在哪家银行开户,但作为回报,你得在电视上提一提我们餐馆。那家银行在一个什么广场附近,那名字实在难拼,对,是德加·哈马斯克乔尔德广场,银行名字是阿美利加—亚马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瑟·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