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215)

2025-10-09 评论

    实际上,电池仅能再维持半个小时了。买东西回来时,剩下的电力比凯伦所设想的还要少。
    宗教信仰从来不那么深笃的凯伦,此刻也开始祈祷起来了。她求上帝和耶稣基督给她送来乔西,或者吉米尼,或者她的父母,或者尼姆罗德,或者辛西娅,或者任何一个人——啊,任何一个人都行啊!“上帝,他们只要帮我接上那组新电池就行了!就是那边的那组,耶稣!这件事任何一个人都能干!我可以告诉他们怎么做。啊,求求您,上帝!开开恩吧!……”
    她还在不停地祷告,而她感到呼吸器渐渐慢了下来,她的呼吸也变得缓慢而困难了。
    她发狂似的再次试了试电话。“这是预先录制的通知。全部占线。请挂上电话并……”
    一个连接着呼吸器、并由一个小小的镀镍的镉电池供电的高音蜂鸣器发出嗡嗡声,警告呼吸器即将停止。凯伦因神志已经恍惚,听得模模糊糊,似乎这声音来自遥远的地方。
    她渐渐透不过气来,绝望地张大了口,企图吸进那无呼吸器帮助而根本吸不进的空气。她的皮肤先变成了红色,又变成了青色,最后变成了青紫色,她的两眼暴胀而突出。她的嘴剧烈地抽搐着。然后,空气完全中断了,她窒息了。一阵强烈的疼痛揪住她的心口。
    很快,电耗尽了,凯伦也解脱了。
    临死前,她的头颓然倒向一边,正巧碰上电话机的微型开关,一个声音回答了。“我是总机。我可以帮助您吗?”

    面对着济济一堂的包括电视台和电台记者在内的新闻界人士,尼姆正在解释拉米申发电厂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导致了最近的断电。这种情况,在尼姆看来,在某些方面,犹如一部重新上映的旧影片。
    他暗自思忖:沃尔特·塔尔伯特和其他几位惨遭不测、大李利被炸弹炸毁而导致去年夏天的断电事故真的就在十个月之前吗?打那时起,世事纷繁杂沓,似乎把时间的间隔拉得更大了。
    尼姆今天觉察到有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同十个月前相比,舆论界人士的态度迥然不同了。
    今天,看来他们真诚地意识到金州公司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怀有一种以前所没有的好感。
    “哥尔德曼先生,”《奥克兰论坛报》记者问道,“如果你们获准建造你们需要的发电厂,那么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去?”
    “十年,”尼姆回答道。“噢,如果我们有一个真正的应急计划,兴许八年就行了。但是,我们要搞到许许多多的执照和许可证,然后才能动手。到目前为止,连个许可证的影子都还没有呐。”
    在拉米申厂余下的几台发电机全部停工,随即又突然断电后不久,他应特丽萨·范·伯伦的要求来到这儿,出席在能源控制中心的瞭望厅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他办公室的灯灭了又亮的时候,他第一次预感到出事了。灯之所以复亮是因为有特殊线路防止公司总部及其它象能源控制中心这样的要害部门发生停电。
    尼姆估计一定出事了,便立即赶到能源控制中心。比他早几分钟到达那里的雷·波尔森向他提供了有关发生的事情的详情。
    “奥斯特兰德做的事情是对的,而且我支持他这种做法。”波尔森说。“要是那时我在场的话,我一定也会那样做的。”
    “是的,雷,”尼姆承认。“在同新闻界谈话时,我就照你的路子去讲。”
    “你还可以告诉他们一件事,”波尔森说,“那就是,我们一定在三个小时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恢复电力供应。到明天,拉米申的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发电机全部投产,而且还有所有的地热发电机组。”
    “谢谢。我一定讲。”
    尼姆寻思,他同波尔森之间的对立情绪在纷至沓来的事件的重压之下似乎消失了,也许这是因为他们俩眼下无暇顾及的缘故吧。
    这时,在记者招待会上,南希·莫利诺问道。“这会不会改变原先作出的断电安排呢?”
    “不会,”尼姆应声答道。“断电还将按原计划于明日开始,之后每天都要实行。”
    《萨克拉门托蜜蜂报》记者询问道:“你们能不能把它们限制在三小时之内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瑟·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