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26)

2025-10-09 评论

    沃拉吉米尔这时变得平静了些,而且有了笑脸,不过他笑得那么谨慎,仿佛他口里的牙齿有些破损不敢暴露似的,他看黛卡娜时也不敢正视她的眼睛,只是瞅着她的背影。她正弯着腰给依尔卡剪头,剪完之后,黛卡娜拿开毛巾,依尔卡站起来,挨个挨个地看我们,仿佛在照镜子。我马上看出来,依尔卡成了一位很帅的青年男子,活像一位加拿大的专业冰球运动员。就像我所看到的,大家的印象跟我一样。黛卡娜从走廊上取下镜子,拿进来摆着,依尔卡看到的自己就像我们所看到的,特别是我所看到的他。他大声嚷着:“咱们得庆祝一番!”说着跑进小贮藏室里拿来一瓶酒倒进罐里。于是我们大家又为依尔卡的发式而干杯。从这片刻起,依尔卡的确了完全不同的一位男土,他过不一会儿就去照照黛卡娜挂在走廊上的镜子。那位美术编辑没少吃惊,他卷起袖子说:“我马上得赶回去开一个会。喂,依尔卡,黛卡娜不仅没有地方过夜,压根儿就没有住处。我说依尔卡,我把你的那些蝴蝶登到美术专页上去,再写上几句话。你呢,就让她在这里呆一个星期,在她租到住房之前,也就是那么一小会儿。”
    依尔卡乐了,感动极了,这种幸福简直是从天而降。依尔卡的高兴很正常,其他男人要是处在他的地位也会同样。他深感荣幸的是,有位女士将在他这里借宿,更重要的是他还教她画画,他可以向她诉说有关他不幸命运的一切,即任何体面的女人都不想要他。依尔卡连忙说:“朋友,一切为了你,我这里不是还有一张行军床吗?她在这儿睡,我给她生上炉子,我在旁边那张行军床上睡,她可以舒舒服服睡在床上。”依尔卡·什梅卡尔简直是欣喜若狂。我们大家同时说:“咱们一块儿走吧!”我们开始告别。沃拉吉米尔与那女士握手时,脸色苍白,他还是不看她的眼睛,已经深深地爱上她了。他要是看一下她的眼睛,准会晕倒过去。我丈夫说,有一次裁缝给沃拉吉米尔量裤子尺寸,她将皮尺插进他两腿之间去量,他便立即晕倒过去了……我和我丈夫每个星期到他的表妹米拉达那里去游一次泳。她跟我丈夫一样也是布尔诺人,爱说一口摩拉维亚方言,也喜欢说布尔诺俚语。她出生在面包巷的一所公寓里。这公寓带有一个外廊,很像一座大监狱。
    布尔诺的德国人管这条卖面包的街道叫面包巷。如今她住在霍莱肖维采的巴特里饭馆旁边。我们去的时候经过利本尼桥,回来的时候还经过利本尼桥。河上的空气很好,透过栏杆可以了望布洛夫卡。特别是在傍晚,我丈夫边走边抚摸着这石桥的栏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当他凝视着河的深潭,顾盼着周围的景色以及医院走廊的灯光映在河上的光影时,总是默默不语,我也只好默不出声。
    米拉达家很热闹,她的丈夫科齐扬特别能吃,从下午就给废品收购站的米拉达打电话,问她有没有忘丁买这买那晚饭用,还叮嘱她别到卡车司机班去,免得在那里喝多了。要是米拉达没有按时目来,科齐扬先生便手里拿着表,先到他们公寓的走廊上去等着米拉达。我经常遇上他一脸不放心地在公寓门口盼着他老婆回来,我于是同他一块儿等。等到我也有些惊奇了时,米拉达才拎着提包走下电车。科齐扬气得脸发青地走在米拉达旁边。他大喊大叫,骂个不停,还指着手表给米拉达看:“你在哪呐?都能闻到你的李子酒味尸在我们走上通向他们房门的楼梯之前,我的脸也吓得刷白。
    科齐扬脸色发青,米拉达哭着说,她下午只吃了三块罗姆酒巧克力糖。来到家里,米拉这还在哭。科齐扬先生便成十遍地说他救了米拉达,把她从大街泥沼里拽出来。等到米拉达去烧晚饭,我洗澡时,他便已平静下来,一刻种之后便太平无事了。
    科齐扬先生居然用走了调嗓门儿唱起了歌剧中的咏叹调:“亲爱的玛尔达……啊,亲爱的玛尔达……”我很喜欢在科齐扬家吃晚饭,赶上有卤味什么的,科齐扬先生总是大声嚷嚷,因为米拉达吃得太猛了,她总是将卤汁洒在衬衣上。“看得出来·,你就是在面包巷出生的!”齐扬先生吼着。他曾经是卡贝什暖气公司的代理,每年萨去外国,这是他最得意的了,每逢节假日便出去旅游。他根据旅游的地点决定戴什么帽子:去北欧,他便戴海军帽;要是去地中海,他便戴上热带遮阳帽。他一直将帽子放在纸口袋里,过了边境才戴上。他有兴致时便给我讲述他的旅游经历,他还乐意告诉我说,他是玫瑰园朗斯基伯爵的私生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奥尔罕·帕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