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到巴格达(5)

2025-10-09 评论

    他双眼盯着她,很不自在他说:“这儿的工作会很棘手的——会十分棘手的。”
    “我想不会很困难,摩根赛尔先生,威格特小姐完全有能力处理各类问题。我把我的笔记给她,把工作中的要求详细地交待给她。科思沃尔先生可以经管艾舍-摩格那方面的业务。”
    他仍然很不自在地问道:
    “你没有生病吧?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吧?”
    他不能设想席勒小姐会生病,就连细菌都很尊重安娜-席勒,不去光顾她。
    “噢,不,摩根赛尔先生,我没生病,我要到伦敦去看望我姐姐。”
    “你姐姐?”他不知道她还有个姐姐。他从没想到席勒小姐还有什么家庭或亲属。她从没提到过家里还有什么人。而现在她却很随便地提起伦敦还有个姐姐。她去年秋天跟着自己在伦敦呆过些日子,可是那时她从没有提到过有个姐姐。
    他觉得感情上受到了损伤,说道:
    “我从来不知道你有个姐姐在英国呀!”
    席勒小姐微微一笑。
    “噢,是的,摩根赛尔先生,她跟一个英国人结了婚,此人和大英博物馆有关系。她得动次大手术,要我去照顾她。我很想去。”
    换句话说,奥托-摩根赛尔看得出,她是决心要走的。
    他嘟嚷着说:“好吧,好吧……,尽快回来。我从没有见过市场变化得这么剧烈。所有这一切都是该死的共产主义搞的。随时可能爆发战争,我有时候想,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了。整个国家都千疮百孔——千疮百孔。而现在,总统已决定出席巴格达的这次愚蠢的会议。依我看,这是个骗局。他们竭尽全力想搞掉他。巴格达!这个最稀奇古怪的地方!”
    “噢,我相信警卫工作一定很严密,”席勒小姐安慰他说。
    “去年他们搞掉了波斯的沙阿,是不是?他们在巴勒斯坦又搞掉了勃纳道特。简直是发疯了——就是发疯了。”
    “不过,”摩根赛尔先生心情沉重地补充说,“可以说,整个世界都发疯了。”

    维多利亚-琼斯闷闷不乐地坐在费茨詹姆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上,全神贯注地回忆着——或者,可以说是全神贯注地反省着——一个人的特殊才能用在错误的时刻所必然带来的损害。
    维多利亚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姑娘。她的优点是大方,热心,有胆量。她生来喜欢冒险活动,这一特点在当代也许会被认为是个优点,也许是其反面,因为人们认为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她最大的缺点是,不论在需要或是不需要的时候,都爱说谎。随意捏造事实,对维多利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她难以抗拒。她说起谎来,流利,坦然,具有艺术家的热情。假如维多利亚在某种场合迟到了(她经常迟到),她如果编造个借口,咕咕哝哝地说什么她的表停了(事实上,她的表的确经常停),或是公共汽车不知为什么原因误了点,那就显得大不够味了。对维多利亚来说更可取的是,她可以煞有介事地陈述她编造的事实,如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一只大象横躺在公共汽车干线上,挡住了她的去路;或是碰到一群暴徒正在令人毛骨悚然地抢劫,而她本人还帮了警察的忙。在维多利亚看来,理想的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世界:那里,老虎在斯特兰裕大街上潜藏活动,危险的歹徒在徒亭大街上出没。
    尽管维多利亚是个苗条的姑娘,体态匀称,双腿长短粗细适中,但她的面貌却很可能被认为十分平庸。她的面孔小巧,五官端正。但是一个追求者曾经调皮地说她长了一副“小橡皮脸”,它能千变万化,模仿任何人的面孔,令人感到吃惊。
    就是因为最后提到的这个本事,导致她处于目前的困境。她是格雷霍姆大街上格林霍尔茨、西门子和莱德伯特公司的打字员。这天上午,她感到十分乏味,就给另外三位打字员和办公室的勤杂员模仿起格林霍尔茨太太来她丈夫办事处时的样子,借此消磨光阴。因为她确信格林霍尔茨先生去拜访他的律师去了,便毫无顾忌地表演起来。
    “你为什么说我们不需要诺尔出的长条沙发,亲爱的?”她大声地哀求,“狄夫泰克斯太太有一个铁蓝色缎子面的沙发。你说手头很紧,可是你到带上那个金发女郎出去吃饭、跳舞。好啊!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要是再带上那个姑娘,我就买沙发,要梅花颜色的面,金黄色的垫子。你要说是因公事吃饭,你就是个大混蛋。哼,回来衬衣上全是口红。所以我偏要买诺尔出的长条沙发,还要皮披肩,要好的,象水貂一样,噢,不是真水貂的,我要让他卖便宜点,这是一笔好交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