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的心上人儿呢!”爱德华说。他又补充说,“不要担心,你的证件都安排得非常妥贴——过叙利亚边境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困难。顺便告诉你,你在教内的名字是玛丽-苔丝-安捷丝修女。陪同你的梯里丝修女带着全部文件,对你全权负责。看在上帝面上,一定要服从命令一一否则,我要坦率地警告你,你可要受到惩罚的。”
他向后移动了一下脚步,愉快地挥着手,这时,旅行车开动了。
维多利亚靠在座位后背上,考虑着可能采取的措施,陷入了沉思。在途经巴格达时(鉴于他们要途经巴格达),或者在到边防站时,可以大闹起来,呼喊救命,告诉人们她是被强迫带走的——事实上可以采取任何一种方式,马上吵闹起来。
这样做会有什么效果呢?最大的可能是维多利亚-琼斯的生命当即结束。她早已注意到,梯里丝修女悄悄地往袖筒里塞进一只小巧的自动手枪。她不会有说话的机会的。
或者,是否等到达大马士革以后再采取行动呢?是否在那儿呼救呢?那么,她很可能会落个同样下场。不然,则可能是司机和那个修女提出压倒她的证据来。他们可能会出示证明,说她患有精神病。
最好的选择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默然同意他们的策划,以安娜-席勒的名义来巴格达,冒名顶替安娜-席勒,因为不论怎样,将来终究会有这样一个时刻,即最后的高xdx潮时刻,那时,爱德华将不能控制她的唇舌,不能控制她的行动。如果能使爱德华继续相信,无论他要自己做什么,自己都唯命是从,那么,她带着伪造的文件在会议厅中出现的时刻就会到来——而那时,爱德华是不会在场的。
而且,那时没有人能够禁止她说,“我不是安娜-席勒,这些文件全是伪造的,全是虚构的。”
她不知道为什么爱德华不怕她将来会这样做。可是再加琢磨,她认为,虚荣心是使人盲日失察的因素,虚荣心是阿喀琉斯的脚后跟①。而且,爱德华和他那一伙人若想成功。非得找个安娜-席勒不可。这个事实也必须考虑在内。要想找到一个人,外表与安娜-席勒十分相象——甚至在同样的部位有个疤痕——那是非常困难的。维多利亚记得,在《里昂邮件》中,那个杜波斯克,一道眉毛上边有个疤痕,一只手的小指变形,前者是胎中带来的,后者是事故造成的。这些巧合是非常罕见的。对,那些超人们需要维多利亚-琼斯这个打字员。在这个意义上,是维多利亚-琼斯控制着他们,而不是他们控制着维多利亚-琼斯——
①唯一致命的弱点——译者注
汽车驶过了大桥。维多利亚带着怀乡的心情注视着底格里斯河。接着,汽车便在一条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风驰电掣般他驶去。维多利亚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捻着脖子上的念珠,它们彼此磕碰的响声例是令人感到有些安慰。
“无论如何,”她想道,这时她突然产生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感觉,“我是个基督教徒。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是个基督教徒,那么,做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烈士,要比当巴比伦的国王好上一百倍。而且,我可以肯定他说,我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烈士。哎!无论如何,我不会成为什么出名的重要人物,我是十分讨厌这种人物的!”
巨型客机急速地降落下来,平平稳稳地着了陆,沿着跑道缓缓滑动了一段,到达指定地点便停住了。乘客按照要求走下飞机,继续乘这次班机飞往巴士拉的乘客与换乘飞机飞往巴格达的乘客分开了。
飞往巴格达的乘客共有四名。其中一个看来象是财运亨通的伊拉克商人,还有一个年轻的英国医生,此外,是两位妇女。他们都办理了各种手续,回答了各种问题。
第一个办手续的是个皮肤黝黑的妇女,头发蓬乱,衣着不整,头上随便围着一条头巾,面容显得十分憔悴。
“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吗?是英国人吗?好的。你要去见你丈夫?请告诉我你在巴格达的住址。带着哪国货币?……”
询问继续进行下去。接着是另外那个妇女来办手续。
“格丽特-哈顿吗?好的。什么国籍?噢,是丹麦人。为什么到巴格达去?你是医院的按摩师?你在巴格达的住址呢?带着哪国货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