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再无声音,于是小心行到洞口,四下一看,发现洞前飘落一块木片,心知有异,拾起一触目看到上面刻有小字一行:“承情不伤,现已报还,他日相逢,再见真章!”
农米耳点头叹道:“这是古炭精自峰顶掷下的,此人传言虽邪,但能分清恩怨!”
适逢和尚出来,闻言笑道:“这也是恩施主的大量使然,但不知群魔向何方追去了?”
农米耳道:“不管他们去向,必须火速离开此地,晚辈猜想群魔还有重来的可能。”
这时红云仙女又将执拂带了出来,闻言接口道:“他们一定分成两批了,一批往火山,一批追过去了,其他只要没有石家兄妹就不怕了。”
农米耳道:“你们父女之间最好勿撞上。”
红云仙女道:“相公准备去哪里?”
农米耳道:“我要和大师去找两位道长,然后回烟云峰。”
红云仙女道:“必要时我也去烟云峰,相公能否向峰上武林替我解释一番。”
农米耳道:“解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你最好不要去,否则你必陷于两面为难之境。”
和尚点头道:“女施主最好隐藏一段时期。”
红云仙女沉吟一会,不置可否,即带着执拂向东奔去,这时她似还没有计及父女的利害关系。
农米耳即向和尚问道:“大师,火山区的范围有多宽?”
和尚道:“最危险之区有一百七十余里范围,次险区大到五百余里。”
农米耳道:“那就只有硬向火山区走,两位道长也许是藏在火山里面等机会,同时我不能让众老在那儿久藏下去。”
和尚道:“贫僧只凭恩施主的意思。”
农米耳道:“那就走,现在没有人质在敌人手中,逢硬则避,遇软则斗,我现在不准备打硬的,逐次将他们双方的力量削去不失为上策。”
和尚跟着奔出,点头道:“这是最安全的办法。”
日已当中,二人专奔崎岖之地,渐渐发现树木又有枯萎之情,约五十里后,浓烟火光,以及轰轰隆隆的爆发声,一阵比一阵更甚。
农米耳一路仔细注意,至此忽然回头道:“大师,敌人确实是分开行动的,这一方可能有几个特别高手在内。”
和尚道:“恩施主看出什么迹象?”
农米耳道:“大师请看,对方在这里停留不少时间,地面的沙草都被踏乱了,但在来路上又未发现迹象,这证明在追赶中他们都是运起极高的轻功,换句话说,他们是存心不留痕迹的,然而到了这里因没追着我们才稍稍松懈了,这些足迹是他们疏忽后留下的。”
和尚点头道:“恩施主料事如神,这种揣测八成是对的,不过,他们为何要在这里犹豫不进呢?难道想不追了?”
农米耳摇头道:“大师再看看前面就知道他们停下的原因了。”
和尚看不出什么,但见右为高峰,左为深谷,问道:“他们在商量分途前进?”
农米耳笑道:“我想正是大师所猜的,但他们是往峰上去的多,向谷下去的少,也许是怕岩浆所困吧,要不然就是只派几个人去搜查动静?”
和尚道:“那我们就谷中这条路上去。”
农米耳笑道:“往谷中反而不利,容易受困,视线太窄,难知敌势。”和尚笑道:“那就向峰上去了。”他领先朝峰上纵起,但忽又回头道:“要不要绕向另一方前进?”
农米耳道:“最好选有迹象的路线去,一面可避火山之危,前面已有带路的,一面可防与他们遭遇,我量他们不会循原路回来的。”
和尚不再开口,提足功力,急急上峰奔驰,一口气翻过几条横峰。
举目一看前面,发现都是枯林了,这才立住回头道:“恩施主,峰下没有溶岩,此处何以都是枯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秋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