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两人找回马匹之际,忽察觉暗中近处生出衣袂振风之声,朱凤绮柳眉一剔,右掌徽扬,却被朱龙翔止住,示意上马,风驰电掣奔往狄康所指山峦。
骑后数条魅影追踪,蒙蒙月色之下宛若淡煌般随风疾飘,但双骑疾快如风,愈距愈远。
朱氏兄妹将座骑拴在山坡树上,掠身登山,树木深处现出一点灯火,临近只见一座荒寺筑在半山腰上,两人并肩探身跨入荒寺。
破殿壁角生着一堆柴火,架着一只紧盖的铁锅,狄康正半蹲半坐烹-鲜鱼,香味渐溢。
另一侧殿角却扫得乾净异常,狄康不知在何处找得一张矮脚方桌,摆设三付碗筷一坛泥封美酒。
狄康目睹他们兄妹走入,忙抱拳笑道:“这座荒寺想是原住得有人,因山居孤寂难耐,故而离去,厨下杯盘碗盏一应俱全,如不嫌弃,席地而坐如何?”
朱龙翔兄妹也不推辞,各自就座。
狄康拍开泥封,在每人面前碗内满满斟上,酒液胶滞,色如琥珀,芳香四溢。
朱龙翔不禁赞了一声:“好酒!”
狄康在锅内盛出四尾鲜鱼,酒碗高擎,道:“不成敬意,在下先乾此一碗。”仰颈一饮而尽。
三人似相见恨晚,互问姓名。
朱龙翔道出姓名来历,并道:“愚兄妹乃先明宗室后裔,幼禀祖训,练文修武,待满清气数尽时,驱逐鞑虏,河山重光。
狄康此时不讳言自身真实姓名,谈吐蕴藉,话题渐转入武林大势。
朱龙翔忽道:“乾坤圣手东方黎明其人狄兄认为如何?”
狄康答道:“东方黎明武功绝伦,才智非常,名满四海,惜迩来江湖风风雨雨,对其独多徽词,侠誉大损,事实真假与否,尚难得知,但决非空穴来风,定事出有因,在下武林末学,不敢妄论。”
朱凤绮嫣然一笑道:“玄武宫紫衣教新近崛起江湖,使武林各大门派震惊侧目,他年武林,必是这两家互争雄长,狄兄预料日后是何人天下?”笑靥如花,妩媚动人。
狄康略一思忖道:“在下更不敢妄置一词,有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心胸如此,才能永垂不朽,大凡得道者昌,逆悖者亡,此为千古不移之理。”
朱龙翔兄妹不禁大为钦服。
狄康忽放下酒碗,目光落向殿外,凝耳倾听,须臾,冷笑道:“门外那位朋友光临,何妨请进。”
殿中灯火一暗,三条魅样人影随着一股阴风掠入,飘身落在殿内。
火光倏又一明,映现来人形样,脸白如纸,秃发无须,三人面目宛似孪生一般,竟分辨不出有何差异,都是一张长长驴脸,绿豆小眼逼射出慑人寒芒。
唯一能分辨者却是三人分着红白黄三色长衫。
朱龙翔缓缓立起,沉声问道:三位可是找我兄妹么?”
黄人面色冷漠如冰,道:“不错,玄武宫门下死在你兄妹毒辣武功之下,老夫弟兄三人须清偿这笔血债。”
朱龙翔哈哈大笑道:“凭你们也配向少爷伸手寻仇。”
黄衣怪人冷冷答道:“你们兄妹如能俯首认罪,随老夫去见宫主,便可饶你等不死,倘凭恃筝音无敌,无异自等死路!”
朱凤绮娇笑道:“真的么?”示意其兄取出宝筝。
朱龙翔摇首传声道:“有狄兄在此,恐筝音难禁,伤了狄兄不好。
白衣人突举掌一拂,满殿灯火俱熄,伸手不见五指,三怪人疾飘出殿而去。
朱龙翔突感一蓬软网将他们二人罩住,鼻中嗅得一淡异香,忙道:“狄兄,妹妹,快摒住呼吸!一迅疾撤出肩后长剑,黑暗中亮出青蒙蒙光华,只见被一蓬细如毫发,灰白软网束住。
蓦闻殿外传来阴恻侧冷笑,三人猛感一片重逾山岳罡力压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