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童目注叶一苇一眼,道:“通往崖底原有一条秘径,为何舍弃不用,由此径而入,十有九死,故取悬身下崖,崖后内与其说是隐有一位奇人,毋宁说是狂人。老朽不想再作赘言,纸页上写得十分详明清楚,总之,此行极为重要,非但为了贤侄本身,而且可助令师恢复原有功力。”说着取出一囊及一柄带鞘短剑,接道:“两物或可相助贤侄,千万谨慎小心!”
狄云凤等诸女均蒙在鼓里,只知唐嬷嬷领叶一苇引见一位武林异人,却不知有非常凶险,她们均守在上天梯附近防江湖人物无意撞来坏事,不然,定要偕同叶一苇前往。
当下葛林郝元霸整牢了麻索后,走向前来预祝叶一苇成功。
叶一苇谢了两人,缘索缓缓而下。
由崖顶直抵崖下,壁立千仞乃属夸大之词,但少说也有二百余丈,叶一苇心想只要有落足之处,便可安然无虞。
然而,却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悬索下深数十丈后,非但幽暗如晦,而且山风强劲无比,身形如荡秋千般晃来晃去,撞向崖壁若不手脚迅疾抵触,必遍体鳞伤。
叶一苇小心翼翼缘下,只觉风势愈来愈劲,有几次身形被谷底卷来强风宛如陀螺般旋转不止,而且荡飘之势愈来愈大,几乎把持不住堕下崖下,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他缘下大约三分之二际,宛如黑夜,伸手不见五指,耳闻下面水声如雷,只觉霏雾扑身,寒意澈骨,猛感脚下有股强猛无匹的吸力将自己躯体扯下。
此刻,他已无法攀登,心神猛骇,身形加速滑了下去,暗喊道:“我命休矣!”
□□□
叶一苇只觉身形一震,已然落实在崖底,忽感一股腥风擦身而过,似是一条巨蟒,不禁大骇,慌忙解开系体麻索后,凝目探索四巡。
谷底幽暗如漆,目力难辨景物,片刻才依稀可见自己立在一泓深潭之侧,右侧不远草丛中忽亮出两盏红灯,时明时灭,仔细分辨之下,敢情那是一条巨蟒双目,心神为之一阵猛凛。
不言而知,方才悬身而下之际,那股强猛吸力无疑是巨蟒所为,但巨蟒却有畏惧自己之意,不然已变蟒腹之食。
叶一苇不解巨蟒畏忌自己之故,寻思良久,猛然悟出巧手翻天卫童赠给自己一只珠囊,莫非巨蟒畏惧囊内之珠。
这条巨蟒似有十余丈长短,粗如水桶,时而卷曲其体,张牙吐信,欲伺机而噬。
叶一苇暗道:“莫要为了这条畜生耽误了正事。”凝神察视崖底洞腹入口,半晌,才隐隐发现洞口正为卷曲蛇身堵住,除了歼毙或驱之离去外并无良策。
但,驱之离去谈何容易,那么非杀死此蟒不可了。
叶一苇霍地拔出那柄短剑,只觉青虹一闪,只见此剑是极好的缅钢打铸,虽比不上干将莫邪之属,却也锋利无匹。
巨蟒似知叶一苇心意,喉间发出咕咕怪鸣,目中红光大盛,蟒身蠕蠕而动,却不离洞穴入口。
叶一苇只要蟒身让开洞口,也不致萌启杀机。
忽的叶一苇发出一声大喝,身如箭射扑出,青虹疾闪砍向蟒身。
只听铮的一声,短剑砍中蟒体如中精钢,反震之力将叶一苇弹了回去,虎口发热,几乎把短剑震出手外。
巨蟒似激怒性发,蟒尾扫向叶一苇而去,卷起一股悸耳啸风。
叶一苇闻风知警,两足一踹直拔而起让开蟒尾横扫之势,叭的一声大响,崖底一株巨干被一扫之力断成两截,叶飞如雨,威势骇人。
巨蟒一击不中,尾扫又起,叶一苇不禁大骇,展开了一场人蟒凶搏,青虹疾闪中只见人蟒飞舞,啸风雷动。
叶一苇汗透重襟,却又不敢妄施十成真力,恐引发伤势,不由暗感急躁,只觉此蟒金铁难伤,必有致命之处,除非一击中的,否则必活活累死,於是缓了下来,凝目静虑观察巨蟒腾扫之势有无可乘之机,发现蟒身要害更是求之不得之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