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问樵不禁一怔,只觉面生得很,大内侍卫他熟知能详,并无此人。
那侍卫不待杨问樵开口,淡淡一笑道:“潞王有旨,宣杨大人进宫。”
杨问樵一听“潞王有旨”,言中有物,分明这侍卫正是潞王随来的亲信,不禁喜极忘形,忙道:“臣遵旨。”三步变做两步,趋至侍卫身旁低声道:“大事成了麽?小臣还在提心吊胆!”
侍卫微微一笑道:“杨大人快走吧,王爷还在候着您商计如何登基咧!”
杨问樵乐得昏了头,连声答应,随着侍卫疾趋进宫。
待卫又笑笑道:“杨大人明儿个便是开国元勋,位列三台,官居一品,首相阁揆非杨大人莫属。”
杨问樵闻言暗中虽欣喜不胜,但口中却逊谢道:“杨某无尺寸之功,侍卫大人在说笑了,但不知昏君身旁侍卫俱悉数就歼了么?若有一人漏网……”
那侍卫不容杨问樵说完,即朗笑道:“杨大人请放心,此事安排得天衣无缝,入侵刺客自称为呼延狼主所遣来,与大内侍卫殊死拚搏,两败俱伤,大内侍卫伤亡殆尽,入侵匪徒亦折伤十之七八,昏君亲自出手与匪徒格斗,重伤垂危,这时潞王爷率来护卫高手赶到,将匪徒格毙,昏君口授遗诏传位於潞王。”
“皇上不传位於东宫么?”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昏君尚在弥留,潞王爷立等杨大人商计。”
可叹杨问樵死到临头犹不自知,到达偏殿外丹墀下御道内,只见当朝一二品文武官员均列班在道侧,宰辅阁老,六部尚书,王侯将伯都面色凝肃,不禁一怔,暗道:“自己把守着宫门外,羽林军围绕如铁桶般,不准出入,他们从何处入宫?”
但仔细一望,发现文武官员朝班里,每隔三四丈外必有一带刀侍卫站立其中,面色泠肃,其中一些乃潞王率来之侍卫,不由心中大定。
忽见丹墀上一名大内侍卫快步如风朝自己走来,和领自己晋见潞王密语一阵,快步走回。
那年逾半百的侍卫转面向杨问樵低声笑道:“皇上尚未龙驭归天,召请王爷有所嘱咐,所以王爷又去皇上处。反正大事已定,毋庸忧虑,杨大人不如且在朝班内与同僚闲聊,老朽侯芳,尚有事要办,容再相见。”言罢抱拳略拱,转身往偏殿内走去。
杨问樵心内多少有疑虑,也无法查问清楚,只得在朝班上一站,与宰辅六部尚书站在一处。
兵部尚书何礼低声道:“杨大人,听说你亲率羽林军把守宫禁,怎么容呼延罕手下凶徒侵入?积尸如山,储君已死,皇上也差不多了。杨大人罪不容过,眼看大祸临头,为何杨大人一点也不忧虑?”
杨问樵闻言暗暗冷笑,躬身答道:“凶徒侵入下官立即发觉,怎奈潞王有旨,说侵入凶徒却是高来高去武林人物,有大内高手及王爷带来的护卫御敌绰绰有余,羽林军人多无济於事,严令不容漏网之鱼,下官遵旨行事,何罪之有?”
兵部尚书何礼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继又用悯恻眼光望了杨问樵一眼,低喟叹息出声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杨问樵不禁心神猛凛,诧道:“何大人之言是何所指?”
何礼道:“你是聪明人,何必多问?”
杨问樵不由自主地脊骨上冒升一缕奇寒,面色惨变道:“何大人都知道了么?”
“不知道,是本部堂入宫之际,无意听到一双潞王护卫说话,说是新王登基,第一要杀的就是你杨大人,本部堂心内暗暗纳罕,忖思杨大人平时如非得罪了潞王,便是所知潞王隐秘太多,潞王蓄养武士,俨然宛若小朝廷,久怀异志,镇北侯早有疑虑,无奈皇上手足情深,镇北侯为疏不问亲,一直都没有在皇上面前提起……”
话尚未了,只见侯芳匆匆又走了过来,兵部尚书何礼倏然止口不语,别面与掌辅叙话。
但见侯芳面色冷肃,向杨问樵道:“潞王千岁有命,请杨大人去见一人,侯某领路,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