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西安平安镖局侯家的遭遇来说,却似乎并不尽然。
事件的缘起应该从啸天去世的前两年说起,那时候的侯伯云是廿八岁。
有一次,侯伯云跟局子里二位镖师,随着一趟镖货,往北京历练。镖货结果平安抵达,侯伯云主张在北京游玩几天再回程,二位镖师因为有少主人做主,自然是无可无不可。
侯伯云他们一行住的这家客栈,叫做“悦来老栈”。悦来老栈共分三进,第一进是统间。进门之后,除了账房,饭厅之外,两厢是一排用木板隔开的炕床,粗陋得很,专供脚夫贩卒之流住用。第二进是四合院,有十几间干净房子,是比较有点身份的人住的。第三进是上房,每组房间均是一明两暗,布置精雅幽静,房钱相当高昂,不是普通旅客随便可以住得起的。
侯伯云虽然出道未久,但栈中伙计对那两位镖师却是异常熟悉,在知道侯伯云便是西安平安镖局的少主人之后,当然是另眼相待,逞向上房领进。
侯伯云住定之后,无意中在他睡的那张床下捡到一颗玉扣子,正值茶房进来添茶,他一时好奇心起,便随口问道:“伙计,这个房间在我来之前住的是什么样人?”
茶房闻言,哈着腰答道:“报告您老,以前住的是个老婆婆,那个老婆婆现在还住在栈里呢。……那个老婆婆是半年前来的,来的时候就有点不舒适,之后,愈病愈重,几个钱都给吃贵重的补药吃光了,本栈掌柜的怜她孤苦年老,贫病无依,把她改安在外面统间里,不但不收她房钱,一天还免资给她几碗稀饭喝喝,咱们掌柜说的,这叫做修来世。……”
不等茶房再说下去,侯伯云站起来挥手说道:“在哪儿?带我去看看!”
来到前面,茶房轻轻推开了房子的门,指指里面,悄声道:“就是这一间。”
侯伯云抬眼一看,只见这间房里除了一张木炕床外,什么也没有。炕上拥着一条破棉絮,棉絮的一端露出一团蓬乱的头发,老妇人大概是睡着了。
侯伯云不愿将她吵醒,轻轻地带上房门,又退了出来。他找着刚才带路的茶房,摸出了五两银子交给他,吩咐茶房栋老妇人平时欢喜吃的东西,买给她吃,顺便找个大夫来替她看看,假如不够,再找他拿。
那个时候,五两银子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茶房见侯伯云出手如此豪阔慷慨,得着一双金魔眼,半晌出不得声。最后,好不容易才迸出这么一句话来:“您,您……这不是太多了么?”
侯伯云瞪着他叱道:“难道是给你的不成?”
茶房经这一喝,才知道自己见钱昏头,把话说错了,满脸通红,连忙打恭作揖地嚷着“是是是”,脚下一滑,转身就想往外跑。
侯伯云一把拉住他的衣领,郑重地交代道:“做得好,大爷另外赏,千万不许在这几两银子上动脑筋!”
茶房又是一阵脸红,又应了十七八个是,这才趑趄着走了出去。
在侯伯云来说,银钱是身外之物,济困助贫原就是侠义人的本色,区区几两银子能算得什么?所以,没过上多久,他就将这件事情给忘得干干净净。
到了第四天早上,那个茶房忽然走过来请示道:“不知您老有空否?那个老婆婆请您过去谈谈!”
侯伯云略一迟疑,便想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失笑道:“噢噢,对了,那位婆婆怎么?
她好了?”
茶房摇摇头,苦笑了一声,说道:“她能吃,能睡,能开口,就是不能起床。”
侯伯云赶到前进,走入那个老妇人的房间,一抬头,不禁吃了一惊。
老妇人面如死灰,眼神痪散,面朝房外侧卧着,露着满脸期待的神情。
侯伯云轻轻喊了一声。
“老婆婆,您好!”
老妇人闻声,有气无力地反问道:“是你送我银子的么?”
侯伯云忙说道:“婆婆安心静养吧,区区几两银子,在下尚不为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