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概他老人家带着玉砚走的地方太多了。”
“会不会在没有离开原来的地方就丢了呢?”
“你是指巫山神女峰?”
“是的,师父。”
“那是历代祖师门去得最多的地方。”
“师父也去过了?”
“先后三次。”
“维之将来也应该去。”
老人点点头叹道:“孩子,你已是本门第十代传人,当然应该以此立志,更应该为此尽劳,但也不必终日戚戚于心。本门过去九代中,颇不乏奇才异士,如果此事简单,哪还会一直悬留到今天?”
老人说完,便口授少年大罗神功的九句心诀,等到少年完全记熟了,又交代了一些进修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起身走向石壁一角,停留了片刻,又口到少年身边,肃容说道:
“大罗神功虽仅有九成威力,但如练足,守则仍将百锐难人,攻则仍将无坚不摧。当今之世,鲜有何派武学敢与颔师。”微微一顿,肃容又道:“但是必须记住一点,将来你艺满出道,行走江湖时,不论跟什么人交手,既不可道出这种武学名称,也不可单独用以攻敌。必须掺杂于他派武学中施出,令对方无法看出究竟。若藉兵刃招式发出亦可,至于用什么兵刃,那可由你自己喜爱决定。”
“就用维之那支箫可以不可以?”
“不可以!”老人语气异常粗促,少年一怔。
他眼望老人,惶惑地喃喃说道:“师父不是说维之可以凭自己喜爱决定么?”
“那不是兵刃。”
老人干咳一声,勉力挣出一丝微笑,藉以掩去先前脱口喝出“不可以”三个字的反常神态,又说道:“一品箫是师父的老友,又是当今两位盟主之一,他用的是箫,你是后辈,不应在这方面有所悟拟,知道么?”
少年又道:“维之那支箫也是一品箫么?”
老人又咳了一声道:“师父没有仔细看过。”跟着微微偏脸,好似在嘴着念着什么,口中说道:“师父将来见到一品箫武品修的时候,可以问问他的。如果他不在乎这个,你再用箫不迟。咳,咳!而且师父也很喜欢那支箫,先让师父留下玩些时候,等你能用的时侯,师父再还你。”
少年忙道:“师父留着吧,维之不想用了。”
老人朝石壁一指道:“我们去那边。”
少年随老人走至老人刚才停留过片刻的地方,老人指着石壁上一只深约寸许的掌印,沉声说道:“本门这种武功的最低要求以此为准。这手印是师父刚才留下来的,你什么时候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便算是艺成了。”
“大概要多久?”
“师父是半年。”
“师祖呢?”
“师祖是五个月零十五天。”
“无人再短了么?”
“那得看九代以后的了。”
少年低头盘算了一下,仰脸道:“现在四月开始,就以半年计算,不也得到九、十月才能完成么?”
老人脸色一黯,强笑道:“最好能在八月十五以前练成。”
少年有点发愁道:“假如不行呢?”
老人笑得更为勉强地道:“迟就迟点,也没有什么要紧。”
干咳了一声,紧接着又强笑道:“如能习成于八月十五之前,那将超过你师祖,成为本门十代以来的第一人。”
少年又约略计算了一下,雀跃着笑道:“对,对!八月十八完成跟师祖一样,八月十五完成便比师祖快三天。”
“是的,孩子!八月十四快四夭,八月十三快五天,早一天完成便多快一天!”
“但愿维之不令您老人家失望。”
“事在人为,孩子,好好的下点苦功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