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佛光(157)

2025-10-09 评论


    无初大师心里顿生感慨。

    九峰禅师离寺两天,寺里几乎没人知道,可一个执役僧人不见了,却在寺里掀起如此大的风波,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潭柘寺僧众逾千,可又有几人是正真为了修行,为了佛理才出家的呢?

    普天下的佛门子弟,又有多少是为了修行而出家呢?

    从什么时候起,普度众生的佛门,已成为很多人心目中一个能不劳而获,混口饱饭吃的行当了?

    无初苦笑着,慢慢往回走。

    *********

    干水河边。

    卜凡背靠着那株斜生的老柿树,看着水面上一动也不动的浮漂。

    河边浅水中,浸着一只渔篓。

    今天的成绩颇为不俗,渔篓中已有四条尺把长的大青鱼在扑腾了。

    卜凡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你有心去做,并为之耗费巨大的心血,结果往往是很不尽如人意,而当你无心之下,偶然一试时,却成功了。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行。这句己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俗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卜凡今天来河边,本意并不是为了钓鱼。

    想一想,他自己也有些奇怪。

    近两个月来,他几乎从未上山采过药,钓鱼的次数却大大地增加了。

    每一次,他的成绩都很不俗,最多的一次,不过两个时辰,就钓上了十四条鱼,可每一次,他来河边的本意都不是为了钓鱼。

    卜凡轻轻吁了口气,挪了挪身体,让自己在树干上靠得更舒服些,微微眯起双眼,看河面上细碎闪烁的波光。

    他在想一个人。

    每次来河边,看见他正靠着的这棵老柿树,他都会想起这个人。

    这个人就是解缙。

    一想起解缙,首先闪现在他眼前的,就是看见鱼儿跃出水面时,解缙那兴奋的表情和孩童股的冲动。

    他多希望现在解缙就坐在一边,执着根渔竿和他一起钓鱼啊。

    卜凡的心里不禁有些发酸。

    直到现在,他还是不太能接受解缙获罪下狱至死这个已过去好几年的事实。

    解缙是举国公认的第一大才子,才子总是有些臭脾气的,看到了不太顺眼的事,勉不了会发几句牢骚。

    其实,历朝历代,哪个文人不爱发几句牢骚,而且也仅仅是发几句牢骚而已。牢骚发过仍然会忠心耿耿地替朝廷做事,为国君歌功颂德。

    身为人主的一国之君竟会连文人的几句牢骚话也容不下,还能算是一个明君吗?

    想挥自已现在的处境,他不禁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很烦,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面对这次找上门来的麻烦。

    所以他才会三天两头来河边钓鱼。

    来想解缙。

    解缙的遭遇和命运可算是一本颇有典型意义的教材。

    卜凡希望自己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

    浮漂抖动了两下,然后开始下沉。

    又有鱼咬钩了。

    卜凡摇了摇头,拿起了渔竿。”哗啦”一声,不远处河面上忽然激起一大片水花,岸边一个粗嗓门大声道:“卜先生,又来钓鱼了?”

    卜凡扭过头,笑道:“原来是铁头,你怎么这个时候挑水来了?”

    铁头笑呵呵地道:“两天没挑,水缸快空了,老娘都不高兴喽。”

    卜凡指指渔篓,道:“正好,拿几条鱼给你老娘带回去。”

    铁头笑道:“先生不心疼?”

    卜凡一笑,道:“我还可以再钓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