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头走过来,拎起渔篓晃了晃,老实不客气挑了两条大的,踮起脚,伸手折下一根细细的嫩树枝,将两条鱼串上,拎在眼前看了好几眼,咂嘴道:“真肥。”
卜凡笑道:“你可不许偷吃,这是给你老娘的。”
铁头咧嘴笑道:“我知道。老娘这下该高兴了,她就喜欢吃鱼。”
卜凡道:“知道老娘喜欢吃鱼,你还不学着钓,你这个儿子当的。这河里的鱼多得很,钓起来很容易的嘛。”
铁头红了脸,拍了拍自己的屁股,笑道:“卜先生你是不知道,我这两个屁股就像是尖的,坐也坐不住,让我钓鱼,还不把我给闷死了。”
卜凡笑着摆了摆手,道:“挑上水快回去吧,勉得老娘又在家替你着急。”
铁头应了一声,将担子甩上肩,一阵风似地走了。
卜凡看着他的背影,微笑摇头。
正如大多数石花村村民一样,铁头虽不免粗俗,但率直,真诚,不矫饰,不虚伪。
在卜凡看来,石花村的村民都是很可爱的。
正是因为此地淳厚朴实的民风,他才在不知不觉中,对小小的石花村产生了一种依恋。
游子对家乡的依恋。
铁头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浓密的柿林间,卜凡仍怔怔地朝那个方向看着,嘴角的一丝笑意也仍没有消失。
好半天,他才回过神似的叹了口气。
他猛吃了一惊。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边多出了一个人。
这人正拿着他的渔竿。
渔竿弯成一张大弓,渔线崩得笔直。
鱼虽说还没浮出水面,可以肯定是条大鱼。
卜凡并不急于看见那条鱼,他想看清这个人。
这人戴着一顶宽大的斗笠,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你是谁?”
这人不答话,突然轻轻一抖手腕。
水花跃起。
一条足有二尺长的大青鱼飞起在半空,划出一道亮闪闪的弧线,“啪”他一声摔落在卜凡脚下。
大青鱼在浅草地上翻腾,挣扎。
这人放下渔竿,站起身,掀开了斗笠。
他一站起,卜凡已知道他是谁。
“是你!”
*********
正午。
明艳的阳光里,已带来第一丝暑热。
上官仪走出胡同口,面前已停了一辆马车。
马车疾驰,没有减速,更没有停顿。
上官仪已在车厢里。
刚一跃进车厢,他就掀开了车窗上的布窗。
没有人跟踪。
没有人跟踪他,也没有人跟踪这辆车。
他轻轻吁了一口气,放下布窗,打开车座上一个柳条箱。
箱内是一件淡青色的长衫,一柄摺扇。
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已在佟武、公孙璆和自己之间,建成了一个便捷而且安全的联络网。通过这个联络网,他们随时可以互通消息。
上官仪自信,这个联络网不可能被洪虓发现,因为担当联络任务的,绝大多数都是丐帮弟子,联络方法也已与野王旗中惯常使用的大相径庭。
马车停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
上官仪跨出车厢时,已变成了一个手摇摺扇,长衫飘飘的佳公子。
只是这位佳公子的年纪稍嫌大了一些,两腮和下巴上满是青渗渗的胡子碴,眼角和额头上,都刻着深深的皱纹,脖子上的皮肉也已略显松弛了。
京城里,这种不愿正视自己的年龄,仍想摆出一副年少风流派头的老公子并不少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