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佛光(4)

2025-10-09 评论


    一个让北京人谈论起来,觉得自己也能沾上点文气,抬高些身价的人。

    这个就是卜凡。

    石花村东头,最靠近干水河边柿树林的那一幢三进深的小宅院,就是卜凡的家。

    即使在石花村,卜家也算不上是大户。

    卜家有百十来亩地,但卜凡自己从来就没有下过田。

    他把地租给了村里的三户农家种。

    说是“租”,其实和白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卜凡收的地租非常少,少到连那三家租地的农户都觉得心里老大过意不去的地步。

    卜家前院一间宽敞的厢房,是石花村里几十个农家孩子的学馆。每天,从卜家不高的院墙里,都会传出卜凡教孩子们识字读书的声音。

    但卜凡并不是个私塾先生,村里的人也从不把他视为私塾先生。

    因为私塾先生们都是靠教书糊口的,而这些农家孩子在卜凡家念书,根本就不用交一文钱。

    村里的几家大户也都有孩子,他们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和农家孩子们坐在一起念书。听说卜凡的书教得非常好,他们为此特意找过卜凡,说是愿意出钱修一所学馆,重金聘请卜凡专门来教他们的子弟。卜凡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绝了。

    这些大户都是很有根基的人家,有两家甚至还有在京城里做官的亲戚,卜凡如此不给他们面子,他们当然非常非常地不高兴。

    但他们却不敢把卜凡怎么样。

    每当这些大户人家来了什么重要的客人,总是会客客气气地来请卜凡前去作陪,卜凡一次也没有去过。

    卜凡很少出门。

    在家里,除了教孩子们念书识字外,剩下的时间,大都是在看书。据他的几个学生说,卜凡家里有一间大屋,里面装满了书,到底有多少册,他们数都数不过来。

    卜凡也有出门的时候。他出门一般只为了两件事,一件是钓鱼,还有一件就是采药。

    卜凡的医术到底有多高,谁也不清楚,但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如果家里有人生病,都会到卜家来求药。

    他们从来就不请卜凡上门门诊,也从来不把病人送到卜凡家里来。

    因为他们知道,根本用不着。

    每次都是病人的一个家属到卜凡家去,将病人的情况说给卜凡听,不管来人多么着急,卜凡总是会让他先坐下来,喝一杯茶,喘口气,然后再慢慢说。

    等来人的话说完,卜凡已经将药配好了。吃了他配的药,再重的病,不出三天,一定会痊愈。

    卜凡从来不收诊费或谢仪。病人登门道谢,他就会笑眯眯地告诉这个人,以后在哪些方面应该注意保养。

    在村民们的心目中,卜凡是个大好人,也是个很奇怪的人。

    和石花村绝大多数的村民一样,卜凡也不是本地人。

    他是什么时候在石花村定居的,没人能说清楚,至于他的老家在什么地方,就更没有人知道了。

    卜凡在小小的石花村里过着这样一种悠然闲适的生活。很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样的生活不免枯燥乏味,但卜凡却显得平静而满足。

    四年前的一天,他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乱了。

    那天清晨,一个眉毛都白了的老和尚来到石花村,走进了卜家。

    和尚在卜家一直呆到黄昏才走。走的时候,卜凡一直将他送到了村口。

    这件事在村里立即引起了轰动。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一个外人曾在卜家呆过一整天。当然更没见过卜凡送客一直送到村口,更何况这位“客人”是一个老和尚。

    于是村民们在私下里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在所有的猜测中,最神乎其神,也最有说服力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婆婆的说法。

    她说,这个白眉毛和尚一定就是观音大士的化身。观音大土到卜家来,是因为卜凡做了这样多的好事,特意来点化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