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李烈在甘泉县,如此孚众望,能够一呼百应,万众相随,想来也不是等闲之辈,如果有机会,他倒想会会李烈。
白有情进来,向萧平报告道:“萧县尊,我看这件事使不得。李烈是关西的刀客首领,本籍是甘泉县。如果任由灾民跟着李烈那伙人,可能被人当作乱民,那不就糟了吗?”
萧平淡淡地道:“这是灾民们自愿跟着李烈,谁也不能阻止啊!”
白有情一时为之语塞。
萧平准备在明天日出前,亲自到甘泉寺找李烈,以便交代几句话。
萧平睡到初更时,忽然听得窗户被人推开,一只黑手伸了进来。
萧平的武功根底不错,处事也很机警。在黯淡的灯光下,他已猛然坐起身来。
“是谁?”
那只黑手一伸,啪哒一声响,一把匕首射出,匕首刃口上压着一封信。
萧平伸手一接,没有去追赶来人。
信上的笔述歪歪斜斜的,将信移到灯下展开,内书:“事在危急,李烈图谋引灾民作乱,为害陕西。县尊负有保茯地方之任务,请速制止,忠言相告,祈三思。”
萧平对此信置之一笑。
他想:如果李烈真要聚众作乱,绝不可能利用手无缚鸡之力的饥民。既然如此,这人半夜飞书,诬之嫌疑难脱。这种行径,一点也不光明正大,显然居心叵测。
左思右想,萧平再难安枕。
到次日早晨寅初时分,萧平便穿了青衣,头戴小帽,把那柄匕首收入怀裹,带了两个长随,步行出城,到甘泉寺一探究竟。
李烈离开县城,到了史上着名的甘泉。
这裹有一处岩谷,飞射出一道激泉,据说隋炀帝曾饮过此泉,觉得味道美极,甘冽芬香,于是赐名甘泉。
後来县名也改称为甘泉。
李烈经过甘泉,到泉下一看,不禁浩然长叹:“唉!怎么连这道甘泉也乾涸了?真是凄惨!”
李烈在甘泉寺旁,找了一处窖洞借宿。
主人是个年逾七旬的老翁,听李烈详述缘由後,对李烈十分敬重。
李烈将马匹系在白杨树下,跟附近居民言明前来的目的,并且请居民们代为照顾这些马匹,几天以後,将灾民送抵安全地带後,再来取马。
居民们听了都很一口高兴,这裹也有许多人准备携家带眷逃荒他处。
深夜。
云日暗,秋虫乱鸣。
空际隐隐传来阵阵狼嗅之声,倍增凄清。
李烈曲臂当枕,默默回想几天前在玉门关的一幕情景。
当时狼群环伺,如果没有马曼玲的适时出现,後果实在不堪设想。至少,他们这二十二匹马,一定要舍弃,送到狼吻,不可能剩下任何一只。
忽然,远处一声呼哨,亮起一片红光。
一大群人,手执火把,从县城裹而来。
那窖洞主人,听到了嘈杂声,悄悄出门观看,见状,大吃一惊,回身便走。
李烈叫住老主人,问道:“外面出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如此惊慌?”
那老主人道:“吓死我了,有一群明火执仗的人,正往这儿来,怕是……”
吴春牛也闻声出,揉揉惺忪的睡眼道:“是不是刀客来了?有什么直说好了,不必害怕。”
那老主人,摸摸胸口,颤巍巍的点了点头。
李烈神态自若地期声道:“大家都不必担心,这附近都是穷苦人家,也没有富户的深宅大院,他们的目的不会是抢劫,让我出面跟他们说话。”
李烈取了青铜刀,率先向窖洞口走去。
左邻右舍的居民,这时慌慌张张的,要逃到後山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