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长叹一声,胸中似有无限感慨,接道:“今日情势恰好与老衲原定之计相反,可见人谋不如大算,千百年来武林纷争,都逃不出“邪不胜正”的定论,老衲原以为邱道岭既成武林众矢之的,大凉必逃不出一场血腥劫杀,更料定邱道岭战败投奔峨嵋,岂知……”
说完又出声长叹。
金顶上人心中异常难受,无语以对。暗想此次-颜求人,日后不知如何结局。
良久,金顶上人又道:“邱道岭为人歹毒阴险,狡诈善变,投奔大凉,反被人制,且贻人笑柄。”
栖云禅师却道:“你我此去大凉,绝口不提本门之事,只言专程造访,慰问毒龙谷新败,动以危词,他必视你我为心腹,则大事成矣。他如以诡取,我则以诈取,有何不可?”
金顶上人目露忧虑之色道:“师叔虽言之有理。无奈纸包不住火,本门之事,他自然耳有所闻,到了那时,弄巧成拙,反为不美。”
栖云掸师摇头道:“目下大凉己被包围,难出难入,短短数日内他必难得详情。”
金顶上人不再言语,二人转眼出了岩隙,取壁壑险径如飞而去。
大凉与峨嵋,只隔一条大渡河,两僧取道大渡河上游最狭处,两岸仅十余丈。水势险湍奔流,激起浪花胜雪。
栖云禅师身上一提,一式“风中落叶”,飘向对岸,先后往大凉奔去。
二人正行之间,忽听两声:“无量寿佛。”只见林丛中闪出一双黑影,阻住去路。
月落西沉,大地苍茫。抬眼望去,只见是两名鹤发清癯老道,肩头长剑丝穗飘摇。
金顶上人不知这两老道究竟是何方人物?如是苏雨山所遣,则系强敌拦截,自可施展辣手击毙;倘为邱道岭伏桩则又当别论。略微思忖,合掌稽首道:“两位道长,贫僧峨嵋掌门金顶,烦请通禀山主一声,说贫道与师叔栖云求见山主。”
两老道默然不答,倏地伸手挽向肩头,只听两声清澈龙吟过处,夜空中青霞匹练连连闪烁。
金顶上人见状一惊,暗道:”糟透!又遇见苏雨山鼠党。”
只听一老道出声道:“大凉目前强敌环伺,贫道职责攸关,不容不慎重以待。大师既是峨嵋掌门,烦求信物一观。”
金顶上人自知所言虽极有道理,无奈掌门令符已失,不禁脸色尴尬。
栖云禅师和颜悦色道:“老衲又非强行求见,只烦二位道长通禀一声,见与不见全在邱山主尊意。”
老道淡淡一笑道:“既是两位吝于取视信物,贫道无妨代为通禀。但眼下强敌环伺,两位如遇暗算,莫怪贫道言之不预。敝山主在此周遭设伏多处,两位慎勿走动为是。”
说时,两道人一闪无踪。
委身求人,金顶上人,栖云心情宛如刀扎。
夜风强劲,桃林荡谷,与大渡河水如雷激湍,交织一片。
栖云禅师仰面长叹一声,只觉抑郁难舒,突然,林中起了一声夜枭怪鸣,刺耳恐怖,令人毛发皆立。两僧虽是武林高手,也由不得心头泛起一阵寒意。
金顶上人忽觉僧袍下幅被一强力拉了一下,身形不由往前冲出两步,自知有人暗袭,喝道:“鼠辈胆敢暗算!”说着,一掌疾劈而去,扫出一片强猛潜劲。
立时,林木撞折,枝叶飞空,风生四外,尘土涌天。
但,哪有什么人?
栖云禅师见状,护掌于胸,目光扫向四外,亦未见何异样,问道:“你为何如此浮燥狂妄……”语声未了,猛感后衣也为人大力扯了一下,身不由己地往后退出数步。他反身变掌疾出,轰地一声巨响,尘草翻腾弥漫,仍不见暗算之人。
夜风中又传来一声枭鸣长笑,喋喋刺耳,似嘲讽他俩有眼无珠。
二僧不禁气得口呆。
蓦地——
迎面风声破空锐啸,强劲异常。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