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道(172)

2025-10-09 评论


    他看到一个人。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须眉皆白的老人。

    司马玉龙正对面约五丈之处,也耸立着一株古松,这时,那株古松下,一个半道半俗装束的老人,身披一件破旧友布袍,头梳冲天宝髻,白眉覆目,白须垂胸,老人垂首盘坐,面前摊着一本打开的小书,小书前是一只古色古香的三足两耳铜鼎,鼎内淡烟袅袅上升,淡烟中散出阵阵檀香之气。

    很显然的,那人若不是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武林异人,也将是一位适迹隐居的儒林雅士。

    司马玉龙心头,第一个升起来的念头是,他应该上前虔诚谒见,一方面多增长一点见识,一方面也好趁此机会请对方指点出谷之路……可是,司马玉龙略一犹疑,他的想法又变了!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对方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时,他不应该去打扰人家!

    就在司马玉龙返身欲退之际,老人开口了:“小老弟,既来之,则安之,退走为何?”

    老人说这几句话时,不但头没有抬一抬,甚至连身躯都没有稍稍挪动。

    司马玉龙知道遇上了武林高人,当下也就不再作其他打算,从古松上飘身而下,大步走至老人面前,抱拳深深一揖道:“在下迷路人谷,不愿惊扰老丈清修,尚望老丈恕罪则个。”

    老人抬起脸,白眉微轩,两眼半睁,露出两股蔼然清光,向司马玉龙点点头道:“山中无俗札,我们坐下来谈谈。”

    司马玉龙依言在老人对面六六尺之处盘膝坐下。

    这时老人朝司马玉龙打量了一眼,静静地道:“依老弟这副身手以及这副英光内蕴的眼神看来,老弟似乎不应该……老弟难道施过了易容之术?”

    司马玉龙心头微微一惊,知道真人面前难说假话,当下便即点头道:“老丈法眼,真今晚辈钦佩,晚辈……”

    老人突然摇摇头,微笑道:“老弟不必通名报姓了,因为老夫早已忘失自己名姓,无以为报,我们还是两免的好。至于“晚辈’两字,也请老弟少用,老夫虽然年岁老大,但辈分不一定比什么人都高,我们既没叙及彼此门派身份,又从哪儿分出来的辈分高低?所以说,我们既然有缘萍水相逢,人生苦短,何不趁此美月良宵,不计名利,无涉利害,作一次忘年之交,来个通宵畅谈,在彼此一生中留下个谜样的美好回忆?”

    司马玉龙感觉此老心胸豁达淡雅,几若神仙中人,刚才那两声叹息,又是何为而发?司马玉龙心中思忖,表面上并未显露出来。他知道,在这种奇人面前,过分拘礼,反而会有将良机断送之危险,当下便即含笑点头,爽然答道:“谨遵老丈吩咐。”

    老人道:“适才见老弟上岩下松的两番身手,老夫不禁对老弟起了莫大兴趣,老夫在你老弟心目中固然是个谜,而你老弟,在老夫心目中,也差不多是个谜样人物呢。因为,以老弟这点年纪,当今所有的武林一流高手老夫都略知梗概,老夫就想象不出谁能有偌大能耐教出你这样年纪虽轻,造诣却比当今一流高手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徒弟来!不过,老弟,你可别误会,老夫这样说,绝没有盘问你们门派的用意,老夫只在说明老夫对你的观感,也可以说,请原谅老夫的自负,就因了这一点,老夫才请你下树来谈谈。最后,更请老弟恕老夫坦率,老弟武功固已惊人,不知老弟对文墨方面,是否也和老弟武学一样,下过几年孤烛寒窗的工夫?”

    司马玉龙赧然颔首道:“古人云:学无止境。在下书虽念过几本,但孤陋势所难免,尚望老丈不吝指教才好。”

    老人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道:“此谷何名,老弟知道否?”

    “不知道,老丈!”

    “唐高宗在位时,曾跟哪一位方外之人有过往来?”

    “道士潘师正?”

    老人哦了一声、朝司马玉龙望了一眼,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老人顿了一下,又道:“那位道士后来何处去了?”

    “按史载,那位道士后来结庐于逍遥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