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西边座位一十九座石礅,朝着场心,以弯月之式,排成一道浅弧。
正中的一座石礅上,坐的是一位年约四十上下有着徐娘风韵的中年妇人,青布衣裤,青布包头,面如霁月,蔼光照人!
向左数,第一位,是一位年约双十,身穿天蓝绸长衫,眉清目秀,鼻如琼瑶,唇若涂朱,双目神光隐蕴,光华焕射的美少年。第二位是位年华二八,身穿鹅黄紧身短打,身悬宝剑,弯眉凤目,端鼻唇,娇俏戆媚的可人少女。第三位是位脸容清瘦,身材修长,双目炯炯有光,身披黄线大红袈裟的和尚。第四位是位身材短肥,肤色白嫩,圆圆脸,弯眉细眼,蒲包嘴,大蒜鼻,笑容可掬,年约五旬出头,头若富家翁的老人。第五位至第九位,是五位身材均甚瘦小的老人,五位老人穿着一式的黑绸长杉,每人身后,均背有一柄剑身特长的金柄龙纹宝剑!
向右数,第一位,是一位年可二十四五,身穿淡紫宫装,蛾眉淡扫,菱形唇,悬胆鼻,酒涡回漾,两腮如醉,美目流盼,似有所语,看上去亦喜亦怨,亦嗔亦媚,端庄娴雅中别上无形威严,任谁见了都难免要油然而起一种既爱且敬之感的绝代佳人!
第二位是位红光满面,须发如银,身材魁伟,虎目中威棱四射,令人望而生畏的七旬老人!
第三位是位年近八旬的老僧,身材枯瘦,眉慈目善。
第四位也是一位僧人这位僧人年约六旬上下,身材高大异常,披一袭深紫描红袈裟,长眉红脸,法相至为威严。
第五位,第六位,是两位边幅不修的老人,两老生相虽有不同,却一致赋人以一种粗迈家犷之感,第五位背部高高隆起,是个驼子,第六位双肩略显不平,是个跛子,两老均是发蓬须结,一人抱着一根鹅卵粗细,高过人头的浑钢铁杖,两双豹目环瞪如铃,似有火焰待欲喷发。
第七位是位道长,同字脸,三柳须,相貌奇古,飘飘然有仙人之风。
第八位也是一位道长,神态沉稳,透着一种超人的机智。
第九位仍是一位道长,眼神如电,显出内功方面的精纯造诣。
这三位道长,全是一式的天师冠,片恭鹤氅,羊叔子缓带,香山飞云履,每人均于膝上置有一根长柄钢须铁拂尘。
再看东边主位
正东方,一道锦铺九级云梯,斜斜地,通向一座高约五丈余,灯明如画,形同宫殿般的宝坛。
宝坛内,香雾氤氲,金碧辉煌。
坛分五层,沿递而上。
第一层,廿名身穿银缎,臂绣草黄天地两个大字的各地分舵舵主,左十名,右十名,垂手肃立。
第二层,四只锦墩于黄毡通道的两侧成八字形排列。左首坐的是身材修伟,脸罩寒霜,双目精光如电的外堂金牌香主,冷面金刚韩秋,以及那位五官端正严俊,而眉宇带煞,目含诡谲的巡按堂金牌香主,巫山淫蛟孙顾影。右侧则坐的是枯矮黑瘦,一脸焦容,眼皮特长,终年似睁还闭,十指长若鸡爪的执法堂金牌香主,黑手天王萧昆。以及那位身躯肥胖,面目臃肿,两耳光平,而在双眉夹心之处有着一颗朱砂血痣的护法堂金牌香主,伏虎尊者朱罗!
这四位金牌香主,全都按着一件其红如血,滚镶金边的大红绸披风。
第三层,黄毡通道两侧是两把高背带有扶手的软垫大师椅,左首太师椅上坐的是三色老妖。这位脸如染靛,形赛钟馗,数十年前即曾在武林中原搅起过一阵腥风血雨,与南海一枝花、了了上人齐名,被人并称为武林三绝之一的黑水黄衣蓝面叟,他此刻高高在上,身上仍披着那件常年须臾不离的玄黄豹纹披风,有如一尊黄塔。
只见他,嘴角挂着一抹冷笑,约眼微微开合,触之令人心底生寒的凶光,有如阴空电闪,时现时隐,活似一只小憩待猎的暴虎,远远望之,令人怯意潜生!
第三层右首的一张太师椅,它是西边宝位上各派群侠们目光不时停留的地方。
现在,我们于香雾缭绕中,粗看之下。见到的只是一片淡淡的白色底影子,如果我们看得真切一点,我们便不难看出上面坐着的原是一位白衣佳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