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和慕容冲天都朝云水和尚施礼,齐声道:"大师好。"云水和尚又叹了口气,道:"好什么,大师一点都不好。要坏事了。"看见云水和尚居然还有心思跑到这里来,那就说明没有敌情,严子乔就放心了,道:"你不是商议作战方略去了吗?什么事情要坏了?"云水和尚苦笑道:"要是不商议,事情可能就没有这么坏了。听见了没有,听见了没有,听听这个乱乎劲儿,就是商议的结果。你知不知道傍晚的时侯侦骑送来的是什么消息?"
严子乔道:"我怎么会知道?"
云水和尚道:"据报,瓦剌王玛哈木和各部族首领,象答里巴啊,把秃勃罗啊,各率所部现在已经在忽兰忽失温集结起来了,总兵力果然在十万左右,看样子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大军已经这么快就到了三峡口。"严子乔失笑道:"皇帝一直担心师老无功,时间一长,粮草方面接济不上,而且士气必然低落,总希望能和玛哈木的主力决战,这明明是好消息,你怎么说要坏事呢?"
云水和尚顿足道:"嗨,你是不知道啊,皇帝决定丢下步兵和辎重粮草,还有神机营的火炮,明晨寅末起兵,轻骑出发,直扑忽兰忽失温。"严子乔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此言当真?轻骑突进,虽说是不愿失去战机、攻敌不备的好办法,可我们兵力毕竟不足啊!"
这是实情,明军此次北征,虽说总兵力已达五十万,但骑兵也不过十万,这十万骑兵中还包括刘江今天下午带走的那两万人。
云水和尚道:"我也是这么说的,杨溥也这么说,可其他将领求战心切,都认为不可遗误战机,皇帝原先还想稳稳推进,后来也被鼓动起来了,说是如果不轻骑疾进,玛哈木等人一定又会四散遁走,我军就再也很难找到与他们决战的机会了。"
严子乔道:"如果玛哈木集结大军的目的,正是要与我军决战呢?玛哈木为什么将兵力完全集中在忽兰忽失温?忽兰忽失温是阿鲁浑河、斡难河、图拉河三水交汇之地,三面环水,最最险恶,玛哈木是久经征战之人,很会用兵,他将主力放置在此处,用意应该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背水一战啊!"云水和尚道:"我也是这么说的呀!我说,如果玛哈木也有决战之心,我军还是应该徐徐推进,以绝对优势兵力,对其形成合围之势。瓦剌人自幼马背上长大,骑射之术之精湛,非我军骑兵可比,再说,我军长途奔袭至忽兰忽失温,体力上也不利于激战。可皇帝根本听不进去,反而笑我不懂在沙漠作战的战术,他已经下令将神机营拉红衣大将军火炮的马匹、辎重营的马匹等等全都调集起来,以补战马之不足,将一部步兵改为骑兵。你说这是什么事情嘛!"很显然,皇帝是被下午刘江的胜利以及生怕丢失战机的心理左右了,才作出了如此轻率的决定,他实在是高估了明军的战斗力。
即使将所有的马匹全都调集起来,明军骑兵的总数也不会超过十五万,而十五万明军骑兵,是绝对无法与十万瓦剌骑兵相抗衡的。
云水和尚长叹道:"就怕轻骑突袭不成,留在这里的步兵反倒会被瓦剌人截下来,那时侯可就首尾难顾,相救不及,难以两全了。想不倒,随军征战多年,我们也要死在军中,死在这大沙漠上了。"
严子乔本来在思索着什么,听云水这么一说,不禁失笑:"大师是出家之人,而且还是天下名僧,怎么还看不开生死呢?"
云水和尚愁眉苦脸地道:"我不是看不开生死,实实在在是现在死不得啊,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办呢!"
金不换道:"教主,大师,现在形势未必不可挽回。大师何不再去见皇帝,建议在轻骑突进的同时,大军随后,那么虽然可能晚几个时辰到达忽兰忽失温,却也能起到一举扭转战局的作用。"
云水和尚苦笑道:"这个想法我们也商议过了,可此去忽兰忽失温,足有百里之遥,若步兵拔寨而行,则必遭沿途瓦剌骑兵队的袭击,没有骑兵保护的大队步兵是很容易溃散的。所以这一建议被否决了,皇帝留下杨溥杨大人监军,自己亲领骑兵临敌。"
慕容冲天道:"红衣大将军火炮是对付瓦剌大军的最有利的武器,临敌之际,若不能用上,实在是一大失策,应该想办法将大炮送上去才是。"严子乔点头道:"不错,可马匹都已经,我看这样,咱们可以留下健儿营的六百人马,负责运送大炮和弹药,还有炮手。少了这六百人马,皇帝一时是看不出来的。神机营总共有二十四门大炮,四匹马拉一门炮,速度应该还可以,虽跟不上大队骑兵,却也不至于被拉下太多,在大队骑兵到达忽兰忽失温的一个时辰之后,炮队应该能赶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