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按,整个心腔随之一凉,原来那灰袍老人竟已气绝了。
高翔大惊之下,霍地收手疾退,灰袍老人的尸体,立刻从大石上滚落下来,尸体压在琴弦上,发出嗡地一声短促音响,老人背心命门穴上,赫然露出半截金光闪耀的剑柄来。
高翔心里狂跳,扬目四顾,厉声叫道:“桑师伯,桑师伯,桑师伯空山呼应,尽是此起彼落一片呼叫声,但却不闻回答。
刹时间,一股寒意,直透心底,一个惊心念头涌上脑海:“柳师伯已遭毒手,还有桑师伯呢?难道他也……”
高翔浑身一阵战栗,旋风般绕峰疾行,转过一堵峭壁,猛然又触及另一幅可怕的景象。
峭壁之后,有一片突出的山崖,崖腹中十分宽敞,严然一所天然洞府,一条窄狭小径延伸而下,可以直人崖腹。
这时满山大雪未溶,但那崖腹下,却有一个清澈无比的水潭,非但未曾积雪,潭水也没有冰冻,狱沏水波,荡漾着一圈圈涟漪。
高翔目光落处.只见突崖洞边,倒卧一个灰色身形,那人面向洞腹,斜倚山壁俯伏着,一只手插进石壁足有三四寸,另一只手上,拿着半截断萧,其余半截萧管,却在石上砸得粉碎了。
他身上并无伤痕,然而口角唇边,血丝涟涟,前襟也被血污染红了一大片,同时,那破裂的萧管内壁上,竟遍布殷红血渍,就像用鲜血涂抹过似的。
高翔脑中轰然雷鸣,登时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桑、柳两位师怕不知何故较量起胜负,各以毕生内力贯注萧琴音韵之中,一个拼力挥弦,弹断了五指。一个真力衰竭殆尽,口喷鲜血,就在这两败俱伤的时候,被人下了毒手。
这情形,不但高翔做梦没有想到,甚至连九天云龙定然也始料不及,顷刻问,仿佛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整个世界都沦入无边苦痛。
高翔愕然怔立,过了好一会儿,颊上才缓缓淌下两行热泪,屈膝跪倒,嘎咽道:“师伯,都怪侄儿来晚了一步。”
他默然饮泣,心中茫茫无主,许久,许久,才想到整理残琴,收拾断萧,将两位师伯的遗骸,并行安葬。
尸骸人土之前,他咬着牙,从柳师伯身上拔出了那柄短剑。
短剑长仅六寸,通体泛射着金光,柄间嵌镶七粒宝石,呈七星北斗之状,竟是一柄纯金打造,十分名贵的稀世之物。
高翔拭去剑上血渍,小心翼翼插入革囊中,跪在坟前含泪祝祷道:“有这柄剑,走遍天涯海角,侄儿一定找到凶手,替二位老人家报仇。”
冰雪蚀肤,北风透骨。高翔跋涉千里,赶到噶峰,所见到的只是两具死尸,父亲的书信犹在怀中,但却失去投递的对象了。
他应该怎么办呢?
是守候峰顶,等待父亲?还是就此归去,重返青城?
整整一天,高翔都怔怔凝视两堆新坟发呆,沉思着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依他内心的希望,自是恨不得立刻回到父亲身边,把途中所遇,以及噶峰惨变的经过,向父亲细细陈诉。但他记得临行的时候,父亲曾经慎重在叮嘱他:“未得师伯允准,不得回来,爹爹事完之后,会到那儿去看你的。”
这一来,他迟疑了。有心回去,却怕与父亲途中错过,如果留在峰顶呆等,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检视身边干粮,尚足一日之需,崖洞中也还有五、六天余粮,于是,他作了个决定。以食物存量为限,且在此地守候几天,干粮耗尽之后,父亲如果还没有到来,他也只好返回青城去了。
这一夜,他在崖洞中倚壁静坐,山顶寒风呼号,宛如猿曝狼啼,空山回应,使人不寒而栗。他手抚怀中短剑,几乎一夜没有阂过眼,脑中翻来覆去思索着几个疑团,犹如说:父亲的仇家是谁?为什么突然要他改姓离开?为什么务须在十天之内赶到星宿海?临行之时,父亲欲言又止,语重心长,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