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107)

2025-10-09 评论


    果然,他说:“那年,我和慕师弟在长辛店分了手,便急忙回堡来……”

    婉儿惊讶地望了他一眼,因为,她一直以为她爸爸只有张大哥一个徒儿,那里又来了一个“慕师弟”?

    但他仍闭着眼道:“我为了赶路,专拣荒僻路走,尽管如此,日程还十分紧凑,不料竟因而遇上了生平唯一的大战。

    是一个严冬的清晨,我正要翻过鲁豫交界上的一座险峰,忽然,在那深不见底的山谷中,响起了我终生难忘的啸声。

    我那时四十刚出头,正是“戒之在斗”的年纪。

    先是有一个浓重的啸声,充满了肃杀之气,令人倍添寒意,而和他相搏的是一个庄严的梵唱,却富有祥和的情氛,冰雪遇之可溶。

    这两个人的功力竟与师父不相上下,使我这头一遭离开堡寨的人,大吃一惊。练武人的本能,使我极想一观这两个高手的真面目,但想堡中将有大事,又放心不下。我终于咬住牙关,绝不分心,加快脚步,奔上有程,但走不到十多丈,那梵唱已占了上风。

    这时忽有另一人也发声助那人反攻,这人声调较尖,有如游龙在天,在平稳徐缓的梵唱申赞来赞去,斗得更为惨烈。

    我的决心又动摇了,一方面,如此三大高手在此相斗,失之交臂,未免可惜;二者,那发梵唱者闻其声而知其人,必是个极正直的佛门高徒,岂能容他受损。

    幸好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那佛门的又占了上风。

    我平常听师父说,武以和为贵,过激者必败,一向终不能了解,这时才恍然大悟,忙向山谷遥拜三下,以谢这不知名的指点人。

    胸中既有所得,自是畅快,脚下也快了些。

    那料片刻之后,又有一声突起,围攻那梵唱者。

    一这次可与前回异,这三人也察觉“和为贵”的道理,便用车轮战法,却又长久保持着二对一的优势,因此那梵唱者真是岌岌可危了。

    我暗暗替他着急,连堡中大事也给忘了。

    他们这一攻一守,包含了多少武林妙招,我许多平常不易悟得的精妙之处,这时都豁然明朗,迅即了然于胸。

    不知不觉之中,我竟跌坐在地,闻声细究。

    只听那尽晋渐低,败势已露,那知绝招在后。

    那三人想是贪胜心切,便乘势三音齐鸣,欲一鼓擒住敌人,那知这三音都甚暴戾,自不能相互融洽。

    这佛音乘他高鸣之时,忽改平易之调,而专攻三者不相接之处,仿佛飞蛇狂舞于群峰之间,山势虽峻,却奈何他不得。

    大凡音声尽出,则不易改,所以这三人立刻由胜而败,首尾不能相救,闹得狼狈不堪。我心中勃然而动,这三人功力虽高,而我或可力敌其一,但这梵唱者,我却万难望其项背了。

    三人虽力图反攻,但声越响而越乱,那知忽然来了救星,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此人声音之准。

    那新出之昔,竟专和这佛音相峙,随之高低而上下,针锋相对。

    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这四人本是一伙人不过是故意留下漏洞,诱他攻那些缺点,而第四人专伺补救。

    前三入之音阶,由高而低,有两处不能衔接,那梵音便是攻此二处,而待他攻进已深,那第四音便挡住他,而前三者便围而攻之,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佛音也看出了端倪,但形势上,后退已为不能,便拼力与那第四晋相搏,想乘那合攻之势未成,努力打破袋底,便可脱出重围,而反击破他们。

    我已不由自主地急奔下山谷赴援,这第四音虽是高手,却各自并不十分融洽,眼看这绝妙的阵势便要功败垂成。

    那知忽来一阵急如万马奔腾的琵琶声,显然还有一个第五人在作预备,以救不时之需。”这弹琵琶者功力似还在四人之上,只听他以轮指手法,除补救第四音外,尚指挥另外三音合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