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剑女(42)

2025-10-09 评论


    玉麟心知有异,也就先不往里寻找韩仙子,径奔金风住的那间耳房。到得一看,果然杳无人迹,什物一片零乱,玉麟一怔,心想:“莫非虎面尊者在我们走后,又来寻仇么?”

    随又一想:韩仙子虽然不敌,但若加上金风和凤儿三人之力,虎面尊者确也不易得逞,而且尚有韦浩在暗中监视。

    方在忖度间,抬眼忽见上案有镇纸压着一张纸片,忙趋前一看,果然是留给自己的,似是临时匆忙所书,只见上面写道:“玉哥哥,速与庐山雪屏峰后,为我缓颊。”

    寥寥十数字,下面并未署名,但玉麟一见,当然知是金风所留。只看所书之字,潦草得仅可辨认,即知定有紧急事故,但“缓颊”二字,却不知究何所指。

    玉麟只在“缓颊”二字猜测,忽然心中一动。似有所悟,莫非这纸条不是金风所留,而是那凤儿所写么?昨晚临去之时,听韩仙子说,对那凤儿的滥杀,要施以惩戒,凤儿是枯竹老人之徒,老人结庐庐山,虽不知即系在雪屏峰后,但只有这一猜忖,还可解释得这“缓颊”二字。

    但又想到:“凤儿和自己交浅,岂能以缓颊二字相托,而且自己并未晋谒过枯竹老人,怎能缓颊得?”

    越想,玉麟越是迷惑,但不管是金风,或是那凤儿所书,其惶急之情,已跃然纸上,就想:“且不管他,既然三人都已离去,惟有赴庐山始能寻得三人,师伯并有命,嘱往庐山谒访欧阳彬老前辈,我何必再犹豫,好在庐山非遥,到后即知。”

    想罢,还不死心,又往里寻了个遍,果是人去庵空,连那佛婆也不知去向,玉麟即不再迟疑,仍越墙而出,急急奔回城中,取了自己的行囊,即刻出城,奔庐山而去。

    从江州到庐山,就是平常人,也不过一日的路程,玉麟脚下甚快,未刻已到了牯岭,这牯岭有个小市镇,玉麟打了个尖,忙忙地又上路。

    从牯岭往南,赴庐山虽是大道,初时路上间也时见有一两家小店,但此击庐山,并非通都大邑,此等小店,不过是在春季时,作香客歇足之处,此刻已是深秋,香火之期早过,香客早已裹足,因此,多半都关了门,成了有店无人的空屋。

    玉麟心急,见路上无人,即施展轻功,何消一个时辰,早见夕阳西照中,那庐山已在望,但见烟光凝而暮山紫,耸翠曾山出重霄,山势巍巍而嵯峨,黛峰雄领,高出白云之上,端的雄伟秀拔已极。

    古人有“难见庐山真面目”之句,玉麟却碰巧在天朗气清之时到来,首次登临,即得观其面目,可谓太有仙缘。

    玉麟见已到了庐山,非常高兴,他因那张留给他的纸条上,情见乎辞,不管那是金风,抑是凤儿所留,总是急盼自己前往,而且他也怀念两人,心急了些,本来到过庐山,来得匆忙,又未问清,满以为到了庐山,即等于到了那雪屏峰。他哪知道,这庐山方圆有数百里,那雪屏峰尚在庐山深处呢?

    玉麟抬头见庐山高接青冥,嵯峨叠翠,哪知眨眼间,山环里,幽谷中,那氰氲缥缈的雾气,已冉冉上升,被落日余晖照耀,顿变作一片五色绚烂的彩霞,直似一层薄薄的彩色纱幕,倒卷而上,渐升渐高,瞬已将那庐山包没其中,且彩彻云衢。

    这瞬间的变幻,玉麟方惊觉时已不早了,掉头四顾,因立身是在低处,竟是早已暮色四合,心中不由生出疑虑。看四下里并无行人,庐山虽已在眼前,但峰密何止千百,雪屏蜂何处寻去,且夜幕垂后,更难辨山径,这来怎好?

    方在心中焦急,忽见那山坳里转出一人来,玉麟定睛看时,只见那人肩着一担柴薪,正向自己立身之处行来,原来是一个樵叟。

    玉麟大喜,忙迎上前去,两人到得切近,玉麟见这樵叟年在六旬左右,满头百发苍苍,胸前银髯飘飘,肩着百十斤柴薪,却仍步履如飞,矍烁已极。

    玉麟心急天快黑了,虽觉这樵叟有异,却来加注意,但因他是个老人,即侧立道边,拱手道:“老丈请留步。”

    那樵叟大概是见这般时候,山路上还有行人,心生惊异,故尚未走近时,已在不错眼打量他,这下见玉麟侧立道边,躬身施礼,就将肩上柴薪放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