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西风(190)

2025-10-09 评论


    古都长安,其时正极尽繁华。唐朝定都长安以来,至此时已历六代,每一代皇帝都欲青史留名,长安得以反复建设,真可谓气象万千。尤其是唐明皇,自开元元年登基至今,已当了四十三年的皇帝。明皇当政初期信奉勤俭建国的方略,身旁相继有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诸贤相辅佐,一扫武则天后期及韦武集团所遗余的秽气,政治清明,百姓康乐,国家得到大治。进入天宝年之后,唐明皇开始追求奢靡的生活,大兴土木,长安愈发变得繁华奢丽。

    莫之扬与上官楚慧何时见过这等气象?只觉得这也好玩,那也新奇,不久一两个时辰过去,天色将暮,城中华灯初上,而人声绝无半分减,街上的铺面多得令人咋舌,许多没见过的东西摆得琳琅满目。莫之扬给上官楚慧买了一兜柿饼蜜饯,上官楚慧高兴得眉开眼笑,她虽是不拘形迹的江湖女儿,这一回却特别斯文,俏生生地提了不吃,只唇角弯弯地笑。莫之扬看了惊奇不已,忽然明白过来,暗暗叹了口气。

    正在闲逛,忽听身后人声慌乱,转头看时,见一队二十余骑高头大马直驰过来,马上乘客个个衣着光鲜,簇拥着一个五十余岁的瘦脸汉子,那汉子身着紫貂披风,头上戴了顶五光十色的宝冠,却反而衬出其神貌委琐。虽骑在马上,但兀自抱着一个浓艳女子,大声嘻笑。街上之人见到这一队人马,纷纷闪避,稍慢些的,均吃了马鞭。上官楚慧怒道:什么世界?如此骄横不法!见马队驰到近前,却不闪避。莫之扬拉她一把,道:何必生事?那队人马驰过,不一会儿大街又恢复方才景象。上官楚慧骂道:你娘的妈妈,这是什么世界?

    忽听一人道:二位想必是从外地来的罢?却是身后一个柑桔摊前的生意人发问。莫之扬上前行了礼,问起方才所过马队,那生意人叹道:那瘦杆儿就是岐王,此人是当今皇上的四弟,哪个敢惹?!周围的人也纷纷摇头叹息,有的道:吃两下马鞭算得了什么?真要是砍掉了咱们的脑袋,那还不是白砍?莫之扬心中一动,打听皇宫所在。上官楚慧道:傻相公,你还要去皇宫么?莫之扬笑道:远远看看也是好的。当下两人依了指引,来到紫禁城下。只看到高高一道城墙及威严的一座门楼,守城兵士铠甲鲜明。莫之扬顺着宫墙走了百十余丈,心中盘算一会儿,道:回去罢。寻回借宿的客栈,与上官楚慧道了安,径回房中睡觉。

    第二日上午,莫之扬将上官楚慧请到房中,说起她忽然昏迷的原因,将四象宝经的种种祸患一一说过。上官楚慧虽是强硬脾气,但练武之人,一听便知真伪。她本早就担心练功以来的种种毛病,此时听莫之扬说竟有法子克制,心下甚喜,便老老实实跟莫之扬学洗脉大法。如此不觉到了半夜,莫之扬道:娘子,你累得很啦,好好睡觉罢。上官楚慧笑道:你长大啦,当年在那尼姑庵时可并未想过与我分开睡觉。莫之扬心中一荡,旋即道:那时我不才十四岁么?上官楚慧登时将笑容收回去,讥道:美的你,你以为谁稀罕和你一起睡觉么?跺脚回自己房中。

    莫之扬摇了摇头,坐在床上等了一会儿,听听已没有动静,便从包袱中翻出一套深色的衣裳换上,蒙好面巾,蹑手蹑足出了客栈。半个时辰之后,到了紫禁城外。沿墙走了百余十丈,见到有一处墙内生了一棵大榕树,树旁建了一座露亭,正要运功跃上,忽听一人低声道:半夜来做什么?

    词曰:物华天宝,都说光景好。睡莲才抱暖藕,小荷又露尖尖角。华清池畔千叶桃,李白醉墨未尽描。悠悠情爱易穷,绵绵余恨难消。纵然惊魂能归窍,今日悔,当日骄,又有谁知道?

    莫之扬一惊,正要跃上皇宫内的露亭,忽听到人声,那声音再熟悉不过,正是上官楚慧,气道:你来做什么?

    上官楚慧笑道:听人家说杨贵妃漂亮得很,我来看看。你呢?莫之扬见她一脸戏谑神情,知道拗不过她,压低声音道:这可不是玩的,千万要小心。上官楚慧道:理会得,爬墙的本事,我比你大。两人不再言语,顺着墙角溜了十几步。瞧瞧确无人注意,一运劲蹿上三丈高的围墙,轻轻跃到榕树上,溜下地来。虽只是过了一道城墙,可是已进入紫禁城中,两人都觉得有些异样,互相望望,点一点头,正要举步,忽然四名带刀卫士朝这边巡逻过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