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贞说:“我们想法保全虞二麻子。是我们知恩报恩,义不容辞的事。其实我们想法保全这批饷银,题目更大,是为了保全潼关内无数入民的生命。你想饷银一失。军心一变,潼关一破,有多少良善的百姓要遭殃?虽然这批饷银,也只救急一时,未来的事,谁也摸不清,但是我们既然碰上了这档事,想不出办法来,没话说,如果有一点办法可想,总得试他一试。现在我这办法,能否用得上还不敢说。我想和杨兄去找虞二麻子谈一下,我这办法,在未见虞二麻子之先,没法规定下来的步骤,只有四个字的总诀,便是:金蝉脱壳。”
当天杨展刘道贞二人,同赴王太监的行辕,秘密和虞二麻子会见以后:虞二麻子听得一脸黑麻,个个都放了光,立时和督运饷银太监王相臣秘密计议了一下。王太监早从虞二麻子口中,得知了饷银难保,前途有许多绿林等着他,早已吓得屁滚尿流,走头无路。突然听到虞二麻子有了帮手,有了避免危险的妙计,把虞二麻子当作护法天神,只要饷银不失,性命保全,虞二麻子怎么说怎么好。一切听他调遣。于是按照刘道贞“金蝉脱壳”的计划,暗暗布置,秘密调动起来。
沙河镇钦差行辕内,银鞘堆积如山,毫无动身模样。押运的军弁们,三三两两,嘻嘻哈哈,只顾在镇街上吃喝玩乐,很自在的闲逛,从他们口中,透出“第二批饷银,已从北京起运,不日就到,因为沿途办差不力,车辆不全,原有骡马,十九老弱,不堪载重长行,正在向就近各县,调动运银车马,大约一时难以起送,须等第二批饷银到时再定。”在这风声传遍沙河镇时,行辕已派出一个快马传送公文的军弁,背着公文黄包袱,驰报河南大营。公文内大意,也说这样的话,通知大营,派人在黄河南岸迎候饷银,帮同照料的话。这封公文,却是预备齐寡妇沿途匪党截留的。在这飞送公文的军弁出发以后,三义栈内杨展等五个人,也有三个人上了路,却分成两拨走。第一拨是三姑娘刘道贞夫妇二人,第二拨是曹勋单身。
三姑娘贴身带着王太监向河南大营告急调兵护响的重要公文;王姑娘是妇道,刘道贞是道地的孝廉相公,动身时又改扮了一下,夫妇二人,好象丢官罢职,挈眷回乡的失意人物。王义栈匪人暗舵,又早撤走,谁料得到这夫妇俩,和大批饷银有关系呢。曹勋远远地随着两人,预防万一有个失闪,好接应报信。三人一出发,三义栈内,只剩下杨展和仇儿主仆二人了。
三天以后,钦差行辕派出一队骑士,赶赴邢台,说是迎护第二批饷银的。因为第二批饷银,是由沿途州县,按站派人护运;只要护送到邢台。只差沙河镇一站路,便算交差。由督运太监派去的骑士接运。
这天沙河镇上,在三更时分,车辚辚,马萧萧第二批饷银果然运到了;装载银鞘的车辆和骡驮,排列了一长街。这种银鞘,是用大块坚木,做成夹子,中心挖槽,箝入二百两重的整锭银子,加钉上栓,贴上官封,便成一鞘。这批银鞘,停在镇上,并未卸装。南北镇口,官军设上卡子,禁止闲人出入。好在深夜,也没有在镇上走动。候到天色刚一发晓,还没亮透时分,原车原银,便接着向前途进发。督运太监也上了轿车,带着一队护运骑兵,亲自押运;却留下一名参将,带着大半军弁,看守鸿升老店内第一批运到的银鞘。等候征发车驮到时,再行起运;也许等候先出发的车辆,到了河南卸了银鞘,空车回头时。再来装运。因为原装第一批饷银的牲口,确实有许多老弱病倒,不堪长行的。
第二批饷银,到得晚,运得快,从沙河镇向前途进发以后,当天到了邯郸。可是在邯郸城内,不知为了什么。竞耽搁了两天两夜,似乎那位王太监又在邯郸城内摆起钦差谱儿来了,到了第三天,才从邯郸出发,过磁州进了河南省界。一路似乎风平浪静,没有出事。等得过了汤阴,抵达浮山岭相近的大赉店,沿途便发现了几批短装快马的汉子,常常出没于队前队后,有时越队疾驰,一瞥而过。运饷队尾,押着王太监一辆华丽舒适的轿车,车前插着威武的官衔旗子,轿帘却垂下来,遮得密不通风。由大赉店前进,过了洪县,前站是十三里堡。
这段是山路,岗峦重迭,道路有点崎岖,车辆便走得滞慢起来。大队人马,是在洪县打的午尖,山上这条山道,日色有点平西,可是初夏天气,一路太阳灼得皮肤生痛,押运的兵弁,和赶车的夫子,都是汗流口渴,牲口身上,也直流汗,张着嘴直喘气儿。本来预备一气几越过十三里堡,赶到汲县,再行息宿;可是还有七八十里路,这样人困马乏,大约赶不到洪县,要在十三里堡停下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朱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