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筹思多时,忽有所悟,心想:“何不以冥王掌法打败那执叉的鬼卒,夺下钢叉,再打那用戈鬼卒,夺戈打锏,夺锏打鞭,这样一路夺过去,岂非是双剑双笔都夺得到手?”
这确是一个好主意,除此以外,再也无法取得兵刃。
于是,他尽了两日工夫,将冥王掌法摸拟得十分纯熟,到了第三天,罗端一跃起身,横空掠往执叉的鬼卒头上,左掌作势一挥,右掌闪电般向钢叉抓去。
照说罗端苦练两个月,其身手与新进森罗殿时相去何止霄壤,而这名鬼卒所站的地位,几乎出了殿门,可见他应该是群鬼之中最弱的一个,欲夺它兵刃,万无不成功之理,那知天下事常出乎意料之外,一名木偶般的鬼卒,在罗端掌劲将及的瞬间,忽然一个坐身,钢叉向空画作一个圆圈,倏而敛成三点寒光,疾刺罗端掌心。
罗端料不到这鬼卒竟会反手一击,不禁吃了一惊,急一折腰肢,凌空跃开两尺,避过钢叉的尖端。
但他这样一来,无巧不巧恰到达一名执刀的鬼卒头上,这名鬼卒比前一名更加难缠,未待罗端发掌,竟一跃而起,对准罗端就是一刀。
罗端猛觉刀风起子脚下,急提气腾身,一双薄底布鞋已被钢刀削去,只得双手一划,借风掠回原处。
经过两度失手,罗端对那些鬼卒再也不敢稍存轻视之心,他盘膝枯坐,细读拳谱,发觉方才一招“抛砖引玉”并未用错,为何反受鬼卒所制?他默思多时,忽然憬悟毛病出在凌空发掌。
要知师父师娘设置满殿鬼官鬼卒,固然是作为考验门人艺业,但也可用以防敌侵掠,能够闯过鬼门关,来到森罗殿的人,当然是飞行绝迹、艺业化境的人,怎不防由上空飞越?
他想出了这层道理,满心喜悦地飞身出殿,然后由殿外缓步回来,并且步步留心,预防突变。
果然他脚刚一踏进殿门,两名鬼卒就一冲而到,一刀一叉盘旋如风,同时向他身前进招,其余鬼官鬼卒也各挥舞兵器,满殿俱是刀光剑影,只怕飞鸟入殿,也不是一桩易事了。
罗端目睹这般声势,也暗自惊心,但他相信只要依照冥王掌法演练下去,定能制服群鬼,达到自己愿望,见两般兵器齐到,他不慌不忙地打出一招抛砖引玉,一推一引竟轻轻巧巧将鬼卒的钢叉夺下,一叉在手,豪气大增,正要按照预订步骤,举步前行。
忽然,师娘的口音在布慢里叱道:“这回你可要当心了!”
罗端本来时时当心,步步当心,但师娘在这时忽然吩咐他当心,并以严厉的口气说出,岂不大有古怪?
他站在原地,注视群鬼满殿乱舞,一面思索师娘所说的究竟有何深意,渐渐,他由群鬼进退的身法,和各种兵刃挥舞的方法上明白过来。
原来这数以百计的鬼卒,各有一套深湛的绝艺,少林派的棍法,武当派的剑法,形意派的拳法……可以说汇集天下武艺的大成。
罗端对各门派的绝艺,懂得并不太多,只有仔细观察对方招式的来路,思索该如何应用冥王掌法于这支钢叉上,才可以一招成功。否则一被群鬼包围,多半难得全身而退。
他思索多时,忽然跃起身躯,疾扑执刀鬼卒,手中叉一招“夜叉探海”击落鬼卒的钢刀,立即夺刀弃叉,一招“棒贴月魂”又夺下另一名鬼卒的钢叉。
然而,他并不会用钢叉,只得在原地揣摩多时,才再欺身进招。
这样打打停停,花费工夫不少,虽不觉得很累,却是饥饿难忍,情知又过了一天,而在这一天里面,不过夺下十几件兵刃,尚不足十分之一。
罗端数药计日,尚有二十多天,认为一天打败十几个,二十多天就可打败三百多个,那有不打完这些泥神木偶之理?不料第二天即遇上一套极其精妙的降魔杵法。
罗端以短矛交锋,甫一交手,几乎被它砸落矛头。
经过多时辰苦战,才在一招“鬼王拨扇”中将降魔杵夺了过来。但已筋疲力乏,不能再战下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上官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