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杀十三棍僧(23)

2025-10-09 评论


    普胜拦着慧玚:“师兄,我来之前,师父再再命我密嘱二师兄,一切都要从祖庭的佛灯永续着想。不管南北少林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坚守帝宫,俯仰风云,静观动变。一俟业力成熟,乘势而起,护持弘法之主出世!”

    慧玚震住了!

    师父一向料事如神——

    莫非,师父已经看出:大唐,果然会有易储之变吗?

    闽地骂人的话。

    拆字暗喻秦王世民。详见上部《十三棍僧》

    帝京长安。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

    通往帝宫的御街上,七八匹玉勒雕鞍的骏马在雪中疾驰而过。

    为首者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公子,锦衣貂裘,英气勃发。

    直到太子东宫长林门外,少年才吁马勒缰、跳下马来。

    长林门的守将大老远便认出来:这位公子,正是当今圣上的四皇子、太子的心腹——齐王李元吉。

    见齐王下马,早有左右内侍趋步上前,接过齐王手中的马缰。

    齐王踏上铺着羊毛毡毯的台阶,走上廊台,拿裘皮手套掸了掸裘皮大氅上的落雪。

    一位身材瘦小的紫衣内侍趋步迎上,躬肩缩背地细声低语:“齐王殿下,太子殿下在里面等着您呢。”

    齐王微微颔首,却并不急着踏上门槛。

    齐王站在廊台下,旋过脸去,透着迷漫的雪花,定定地朝西眺望——那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世界里,是父皇帝宫的外朝诸殿、内廷诸宫。

    透过雪花,隐隐可见那里面层层叠叠的楼台殿阁,还有各处殿檐下垂着的一尺多长的冰挂。

    在他眼里,就连帝宫里的冰挂,也比宫外的斑斓迷人。

    华丽宏伟、神圣肃穆的帝宫,除了上朝或是参见父皇,平时,就连他这个做皇子的,也无权待在里面,更不能在那里随意走动。

    他是父皇最小的嫡子,可是,他却从未在那里住过一天。

    按照皇家的规矩:只有未成年的皇子皇女,才能住在帝宫后廷。

    父皇称帝时,他已经成年封王,有了自己的王府。

    齐王久久地伫立在寒风中,一双琉璃似的眸子凝望着帝宫那边,不知在遐想着什么。

    紫衣内侍再次小心催促他:“殿下,这里是穿堂风,殿下小心着凉。”

    齐王转过脸,昂首阔步地迈上长林门高高门槛,沿着被守兵和宫人一会儿一扫,因而没有一点积雪的甬道,朝东宫内殿大步走去。

    东宫崇文殿开阔的天井里,几株红梅和白梅傲雪绽放。

    殿前廊下,持戈扶戟的武卫肃立两旁。

    太子建成独自一人在殿内一边徘徊,一边沉思……

    武德八年以来,他突然感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恐惶和惊悸——

    他发觉:一段日子来,父皇毫无缘由的对他忽冷忽热。

    父皇的心腹亲臣——大宰相裴寂,还有中书令封德彝两人,私下曾几番提醒过他:他和秦王的兄弟和睦,是圣上最大的欣慰。

    太子明白,无疑的,这是一种信号。

    可是,太子听了,只能无言苦笑——自古至今,帝王家皇子之间的嫡嗣之争,从来都是不共戴天,是你死我活的。

    如此,岂是手足情之便能化解得了的事?

    他一直认为,自己虽为嫡长,其实,父皇心下更偏向的却是二弟世民。

    自隋末起兵以来,二弟世民一直都追随在父皇左右。几次冲锋陷阵,几番救父皇于危难,父皇对他,当然会更亲近一些。

    他时常疑惑:也许,上苍更厚爱的也是老二世民——

    不然,为什么这些年来,凡老二率兵打仗,不管起初的战况多么危急,也不管如何的敌众我寡,末了,他总能转败为胜直至横扫千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