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114)

2025-10-09 评论


    "姑婆!请恕无瑕无礼!姑婆,并非无瑕不领昭仪的心,也非无瑕敢违圣意。无瑕只是在想,陛下和昭仪若是真爱无瑕,也须等到无瑕先返回柏谷坞一年半载,等把秋奶奶养老送终之后,无瑕才能无憾无恨地返回帝宫,再来报答陛下和昭仪的救命大恩。若昭仪和陛下不允无瑕了结心愿,无瑕就算人在宫中,又岂能安享荣华?"

    无瑕说完,伏下身去,给宇文昭仪深深地行了叩拜大礼。

    昭仪见说,虽说还有些余怒,觉得无瑕说的倒也合情合理,也算是个知恩知报的孩子,而且,以此禀报李渊,也不算太拂了陛下的面子。

    李渊闻讯前来,见无瑕已成了这副样子,心下虽有些窝气,一时也无计可施。转而思量,他活了五十多年,所遇美人佳丽如云,哪个不是巴巴地希望能博得自己的青睐?哪个在自己面前不是争芳斗艳,极力讨好的?

    如今,竟然遇上这样一个女孩子!不慕富贵,不贪荣华,高逸宁静,出水芙蓉一般,着实难得!如此,不仅没有对无瑕发火,心下反倒越发爱见和顾惜了。又清知强扭的瓜不甜。于是便思量:秋婆婆在无瑕最无助时抚养了她四五年,如今她想把老人养老送终之后再回长安,倒也合乎人之常情,也是个知情知义的孩子。而且,听说秋婆婆的病最多也是年内的事了,此番先放她回去,过个一年半载,也可让她一面蓄发,一面陪伴病中的秋婆婆。如此,既遂了她的心愿,也可借此再感化她。

    大唐下一步的打算正好是要攻克东京洛阳、打败王世充。而且,无瑕眼下年纪还小,算来不足十四五岁。等自己的军队将来占领东京洛阳后,那时再隆隆重重地迎她回宫也不算迟。

    因她急着返回,正打量派谁送她合适时,恰好二公子世民奏禀,欲亲率一二十位部下潜入东京,察看洛阳一带王世充的兵力布置和粮草辎重等,于是便嘱托世民:顺便将无瑕送回柏谷坞,并命他转交给少林寺的上座和无瑕的义父昙宗一封信:拜托他们请再关照无瑕和秋婆婆一段时日,冬至前后,他再派人来接无瑕重返长安。

    重返柏谷坞的无瑕,真有一种鸟儿脱网、重归山林的快乐!

    她是北周皇帝的孙女,是大隋陛下的外孙女,是国公府的小姐,末了,仍旧没能逃得脱命运的无常,没有逃脱父母被杀、家族被灭的灾难,她自己也差一点沦为奴婢甚至被人掉杀……

    她的曾外婆,她的外婆,她的母亲,或贵为皇后、皇太后,或贵为公主,父母死后,她装过哑吧,扮过男孩,当过沙弥,又化身民女,高贵的出身和权势,并不能保证她逃脱厄运……

    是佛寺救了她,是义父,是秋婆婆,是觉远哥,让她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希望……

    一个九嫔之首的昭仪就能使她动心了么?

    她对宇文昭仪和李渊所说的,其实根本就是推托之辞。

    一旦逃脱那处华美的大牢笼,她是决计不会再回去了。

    她只想过普通百姓清贫却安宁的日子。她只想嫁给她喜欢的觉远哥哥,和他过着男耕女织、粗茶淡饭、布衣百姓的日子……

    在长安帝宫告别陛下和宇文昭仪时,陛下和昭仪赐了她好几箱的金银珠宝和绮罗锦缎。她先是执意推辞,后来怕陛下和昭仪生疑,便装做欢天喜地的样子,叩谢了赏赐。

    一回到柏谷坞,她当即便把陛下和昭仪的赏赐,托义父昙宗全部捐到上院少林寺了。

    她重新开始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乡野生活……

    自打无瑕哭哭啼啼地被人接回长安后,昙宗心下虽说酸楚难禁,倒也松了一口气——觉远和无瑕两个孩子两情相悦,他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不好管,又不好说,又不好成全,又不好阻止。

    长此下去,如何了结?分明注定了,他们的相爱相聚,将会是一桩有情无份、有花无果的苦缘。

    没料到,无瑕刚刚回到京师长安不几天,唐国公的二公子李世民率人前往东京勘察敌国形势时,竟然又把无瑕从安长带了回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