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115)

2025-10-09 评论


    已贵为大唐皇帝陛下的李渊,还专门给少林寺上座和自己带了一封亲笔信,信中对少林寺和自己对无瑕的养育教导之恩,表示了感谢之意。又说无瑕知恩知报,执意返回柏谷坞照管病中的秋婆婆,故而再请他们继续关照无瑕一段时日,待秋冬过后,他再派人接无瑕重返长安……

    昙宗越发感觉到为难了——无瑕此番回来,满头乌发被她自己剃得不僧不道、豁豁牙牙的……

    他能想象在长安发生了什么事。

    他也能预感到:无瑕从此决不会再返回长安帝宫了。

    其实,只有他这个做义父的明白——无瑕放着荣华富贵不肯享,非要回到柏谷坞的真实原委。

    他虽有心成全觉远和无瑕,使无瑕这个孤儿将来有个长远的倚靠。可是,看眼下的天下局势,夏,郑,唐三国三分天下,胜负未果。天下不知还要乱多少年才能平定。觉远虽是自己一手亲教的,武功也算了得,即使他能打出山门,还俗之后,逢此乱世,他又凭什么躲过兵役,凭什么养活无瑕?并能保证无瑕一生衣食无虑、快乐安宁?

    即使觉远有这个能力,李渊那里又岂肯答应?因为,此番他在信中已经说明:一年之内,他再派人来接无瑕返回长安。

    那时,性情执拗的无瑕必不肯前往。

    到时候,少林寺的善护师叔,还有自己这个义父又当如何交差?

    李渊会不会因此而迁怒于祖庭少林?

    唉!事情竟然闹到这般地步,实在令他这个修行多年、清静惯了的和尚犯了难……

    自无瑕被人接回长安后,觉远直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人掏空了一般虚弱。整日恍恍惚惚,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了,就算参禅趺坐,也再也难得宁静了。

    师父看出了他已经走火入魔、妄生挂碍了。

    而无论做人还是为僧,一旦堕入一念难却,甚至念念不忘的地步,人便似沦入无边的苦海,硕大的罗网,任其颠宕翻覆,也无以挣脱痛楚……

    师父令他每日默诵达摩祖师的《达摩大师悟性论》三百遍:

    ……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为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肌,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偈云: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两三个月过去了,渐渐地,觉远的痛楚和悲苦,终于稍稍缓和了一些。

    谁能料到,刚刚舒展些许,无瑕妹妹突然又回来啦!

    望着无瑕那双依旧俏皮的笑眼,觉远心里又温暖,又迷茫,又酸楚……

    无瑕果然从小就见识过大世面的女孩儿,从长安回来,越发不似乡下女孩的矜持害羞了。为了掩饰剪得不伦不类的头发,扎一个花头巾,见了觉远,一点儿也不掩饰满眼的悦爱之情,一双眸子笑盈盈地望着觉远说:"哥,我跟我爹说了,等过了这阵子,世道太平一些时,让我爹跟上院的善护爷爷商量一下,准许你也还俗,咱们一起照顾奶奶和爹。"

    觉远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却故作不解,也不搭她的话茬儿。只管"嗞啦嗞啦"地锯着木柴,头上和脸上一时浸满了汗珠儿。

    无瑕一笑,把从宫里带回的香澡豆*拿出来,抹在手巾上,在凉水中涮了涮,拧干了,亲手为他拭额上脸上的汗。

    觉远闻着手巾上的令人心醉的香气,一颗心直跳得吓人……

    *香澡豆——古代宫廷自制的香皂。

    兵变江都之后,宇文化及命众人仓促收拾一番,便率十万武卫和骁果军并数千嫔妃宫人,分乘几百条舟船,顺着当年隋帝杨广南巡江都的那条烟波浩缈的大运河,一路往北进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