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32)

2025-10-09 评论


    黑面金刚是寺里的监院普惠师叔,生了一副黑丑吓人的脸,平时又不怎么爱说话,哥儿俩很有些怕他。

    二人见说,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寮舍去了。

    觉远和觉范小哥俩去后不久,普胜便开始为牲口添二道料。

    寺里的牲口棚里,眼下有二三十头的驴骡牛马。马无夜草不肥。每晚三更和五更,都要给牲口加一次草料。

    普胜拿起一个大撮箕,从草料囤里挖了几撮箕轧好的草料,拿一个海大的水瓢舀了两瓢水,往石槽中一泼,举起一根粗大的搅料棍,来来回回地在石槽中搅动了一番后,把豆料、谷糠并混着轧刀轧得碎如草沫的麦秸、谷秆、红薯秧等,搅拌得均均匀匀的。望着厩棚中默默拱嚼着草料的牛马,普胜一面将手在水裙上抹了几抹,一面操着搅料棍出了马厩,来在院中,练了一路少林罗汉棍,放下搅料棍,看了看天,又侧耳听了听四周的动静,尔后,在一堆草上仰面朝天躺了下来,一面摇起二郎腿,两眼似眯非眯地望着天边的半边残月和满天繁星在浮云中隐隐现现……

    晚凉的风儿吹在身上实在爽。

    就在一阵云遮月没的当儿,忽见一个黑影"嗖"地飘过寺墙去了。

    普胜打了个激灵,却依旧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寺外的山林,有枭鸮凄厉的叫声传来。

    普胜翻身侧向一边,枕着自己的胳膊,捂着半边脸,在麦秸堆上舒舒服服地打起鼾来。

    唿唿啦啦,又一个黑影飘出寺墙。

    普胜依旧一动不动,微微打着鼾。

    突然,一阵狂风骤起,一时间,天昏地暗,令人睁不开眼。

    风越来越大,把一堆麦秸掀了一院子。

    好大的风!

    普胜一个鲤鱼打挺猛地跳了起来,迅速奔到一处院墙下。

    昏黄的马灯之下,可见墙上钉了一大溜的木钉,钉上整整齐齐的挂着各种笼嘴、扎脖、夹板、绳套、扎鞭之类的畜具。

    狂风把各种畜具吹得乱晃。

    普胜在一个驴扎脖里掏出了一包什么东西揣在怀里,看看左右无人,蓦地,在地上跃了两下,三蹬两蹬地便跃上了高高的寺墙。

    转眼之间,身影便消失于茫茫的暗夜之中……

    茫茫夜色,风高浪急,一片龙舟水殿伫立汜水码头,浪子哗嗵哗嗵地击打着船舷。

    当今陛下最高大的龙舟,仿如一座山似的豁然在前。

    烧掉龙舟,昏君杨广就不能如期南下!

    只要朝廷能镇守在北方,四方动乱终会被平定,天下便不致生灵涂炭……

    今夜风高天燥,事情顺利的话,风助火势,能多烧掉它几座大船,最好是"火烧连营",大事可成矣!

    阿弥陀佛!只看大隋的造化了!

    皈依师、上座善护交待自己担当此任时说——开皇初年,隋文帝和隋文后曾为少林寺赐寺田万亩,祖庭方有今日之盛。为报国恩,为师命你前去执行此任,若能阻止陛下南巡,居中而制外,最终便能平定四海动乱。

    他摇摇头:"弟子不想报国,只愿救民。"

    师父说:"国泰,民方能得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名普通僧人,一座山林古寺,能为天下安定,为百姓得安而做的,只有这一点了……

    蓦地,只见高高的龙舟之上一团火光崩起,一时,龙舟前后的数艘大船俱都火起!

    突然,有人高叫:"不好啦!船着火啦!赶快救火啊!"

    一时,许多工匠和官兵全都涌了过来……

    陛下准备启程南下的日子,宫里宫外到处都透着焦灼和惶恐。

    北方动乱,陛下不仅不肯返回帝京长安,反倒放弃中原而继续南下,众人都预感到了:此番南巡避难,必然凶多吉少!而从此一别,只怕从此就要与父母妻儿天各一方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