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59)

2025-10-09 评论


    觉范怔在那,瞪了瞪僧丰:"呸!谁稀罕!你武功高?敢跟伏虎罗汉过过招儿吗?我干嘛要偷学你的武功?"

    僧满见觉范认了真,不觉哈哈一笑:"小蝌蚪别生气,我师弟他是逗你玩儿呢。"一边对觉远和觉范两人扬了扬手,搂着僧丰的肩膀说:"两位师弟,我们先走了。"

    僧丰也说:"是啊,是啊。玉面罗汉,你们哥儿俩在这里等你们师父吧,我们先回了!"

    说罢,两人一路走、一路说地去了。

    玉面罗汉是师兄们给觉远起的绰号。觉远虽说每天和众僧一起劳作练武,人却生得白净俊美。只是,觉远自己不喜欢这个绰号,女里女气的,还不如叫自己恶面罗汉呢。

    因见他们刚才还是杀气逼人的,这会儿一见了外人,竟然又是勾肩又是搭背的,还有说有笑的双双去了,两人越发疑惑了:他们师兄两个这玩儿的是哪一出子啊?

    明嵩师父出外的这几个月里,柏谷屯的秀秀姑已经来了三四趟了。

    秀秀姑每次来都会给觉远和觉范带些好吃的,炸糖糕,烙油饼,红薯糖。天热了,秀秀姑还给他们师徒三人每人做了一件细布的小背心。秀秀姑给他们带的炸糖糕都快放馊了,师父还没有回来。他们两人发现,这些日子,秀秀姑明显消瘦了。

    后来有一天,师父明嵩回来了,可是,晚上只在寺里待了一夜,教授并布置了觉远一些新的医药功课后,第二天一早,竟带着觉范一起下山去了。

    几天后,秀秀姑再次来到寺院,得知他们师徒两人一同下山时,不知何故,突然当着觉远的面,禁不住泪流满面起来。

    望着一向俏笑无虑的秀秀姑如此伤心的样子,觉远突然悟出来了:连着半年多以来,明嵩师父一直这样不大回寺院,这次又突然带着觉范一起下山,果然是在有意躲避秀秀姑!

    觉远骤然明白了儿女之情是怎么一回事了。

    不知何故,他突然觉得心内一痛——唉!秀秀姑她不知道明不明白,其实,事情也不能怪明嵩师叔,只能怪她自己等错了人:秀秀姑不该喜欢上一个出家的和尚……

    在山下柏谷坞秋婆婆原来的那处破败的宅院上,昙宗和乡亲们一起,不仅已修好了两间草屋,周围还扎上了结结实实的篱笆院墙。秋婆婆和觉真搬回草屋后,又在院子里移上和种上了瓜果蔬菜,村里的小姑娘们也送给了无瑕很多花花草草的,左邻左舍的还送来了小鸡小鸭,村里人都爱养羊,又先后给她们抱来了四五只小羊羔,加上小花狗也已长成大狗,看上去,热热和和的,已经很像个家了。

    觉真随秋婆婆回到坞子里以后,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无瑕。因昙宗俗姓白,无瑕从此就成了白无瑕。

    秋婆婆家原是少林寺的老佃户,打年轻时就开始供养三宝。后来,秋婆婆的丈夫在朝廷开挖通济渠死在水里,大儿子、二儿子先后被征为高丽之战的役夫,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他儿子死了,有人说他被乱兵拉去做役夫了……大儿媳妇没有孩子,等了丈夫几年,听说人死在外面,娘家又逼着她改了嫁。从此秋家就只剩下婆婆孤身一人了。几年前,秋婆婆上山砍柴时摔倒,幸好遇见明嵩师父,才算捡了条老命。

    虽说朝廷对阵亡遗属有免征赋税的诏令,可是,官府的人说秋婆婆的二儿子当了反兵,虽说她丈夫和大儿子是死于国事,也不能给她赈济了。秋婆婆年老体弱,加上腿疼病时常发作,不能再租田为生了。昙宗和寺里的众僧原都认得她,怜她孤苦无依,破例将她收留寺中。

    秋婆婆带着无瑕回到庄上以后,寺里的众僧做完功课后,都会赶下山来探望她们一番,或是捎来一捆柴,或是帮着浇浇园、打打水。村庄里的乡亲们得知秋婆婆带回的孙女,原是昙宗师父出家前的孤女,都打心里爱见得很。村里的小姑娘也都跑来,教无瑕绣花纺线的。家里成天笑声不断。

    乡亲们好不羡慕秋婆婆,都说她一生行善拜佛,虽说受了大半辈子罪,晚年平空得了这么个天仙似的孙女,还被柏谷寺的众僧像侍奉亲娘一样照顾,真是菩萨显灵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