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109)

2025-10-09 评论


    师父阖目道:“不久将来的那场大灾厄,佛影潜形,佛音喑寂,那时你还必得重返俗世,为我佛道场的重新弘扬而造化机缘……”

    慧忍禅悟着师父话中的玄机,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一切皆是定数,非人力可逆转。看来他能做的只有强令自己克制痴妄,清静神志,勘破幻相,一心修持,以期最终能够度公主,度自身,度众生……

    而师父的谶言中,慧忍唯有一样尚未悟透,那便是“不久将来的那场灾厄后,佛影潜行,佛音喑寂”究竟指的什么?是天火还是地震?是人为还是神力?还是注定的劫数?

    慧忍开始潜心入定后,渐渐觉得已感觉到了佛那安祥温暖的气息,感觉到了它对苦难众生无所不在的关怀和抚慰……此时,慧忍便觉得自己疲累焦灼的身心沉浸于佛法清凉如水的温润安抚中,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自在、宁静和满足……

    然而,贺公主的影子仍旧还会不时萦徊浮现于他的面前,侵入他的梦境,心底深处对她的那份牵挂仍旧难以割舍得尽。为了这份情缘,他还是情愿饮尽天下苦难,只要最终能有和公主相聚的一天。

    他求师父为自己廓清迷惑。

    “慧忍,当年达摩祖师整整面壁九年方才得悟证果。若解脱轮回、成佛得道那般容易,一经剃度,一入佛寺便真的就能六根清净,很快就能超脱五苦轮回,何说修持?何来禅悟?修佛,实在是遁入易,修持难;有所悟易,彻悟难啊。”师父道。

    慧忍阖目禅悟久久。

    自太子两番率兵长途跋涉,先后靖定突厥和吐谷浑之乱,边鄙平静,大周国外交内睦,着实休养生息了一段日子,也积蓄了一定的国力后,武帝决定一举实现他举兵灭齐的雄图大业了。

    是时,大周派往北齐的密探频频传报回来——

    北齐天象出现异兆:皇城邺都上空,连着几夜有巨大慧星坠现。青州等数州数月未雨,出现罕有的亢旱,饿殍遍野,人相食……齐国太子继位后,纵其所欲,骄奢淫逸,盛修宫苑,穷极壮丽,百工土木,日夜不息,夜则燃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

    新宫方成,又凿整座西山屏障造释迦大像,一夜然油万盆,巨光照天,光映皇宫……后宫宠姬宝衣玉食,竞奇赛艳。珠翠垂地,罗绮铺床……

    皇家如此,把持齐国朝政的“朝中八贵”,个个也是饕餮放横、贪婪无度之辈。上行下效,下面各州郡县的地方官吏对百姓更是恣意榨取、层层盘剥。皇家的奢华,官吏的贪腐,赋役如虎加上天灾人祸,民间更加生计艰困、怨声载道……

    如此种种,看来,称霸北方多年的北齐气数要尽了!

    遥想太祖当年以一州之地,君臣一心,克精励治,对北齐和南梁边地不断伐兵攻城,最终与北齐并雄中夏。后来又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大周国盘马弯弓以待发,而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一举灭齐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武帝召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将军于正武殿前,豪气干云地宣诏:朕自亲揽万机以来,一直欲图东讨。伪齐涂炭百姓、滥杀忠良,天命运数已尽。大周当替天行道、一举灭之。朕将招揽天下壮士,训练三军,讲武赛骑,待明春黄河冰化,朕亲率六军、数道出兵、水陆并发、直捣齐境,诸公以为如何?”

    众将群情激昂,三呼万岁。呼声如潮如雷,偌大的正武殿回声久旋。

    武帝令内史即刻拟旨,诏告在大周境内各郡府州县和王公封邑地,储集粮草以备军需,同时加征兵役十万,补充分编到水、步、骑三军中,教习演练,准备发兵。

    孰知,当朝廷加征兵役的诏布宣发下去以后,各州府县竟然相继有奏表上报朝廷:俱言各地可征集的青壮丁力严重不足,实难完成朝廷诏征的定额。

    武帝不禁感到愕然:这几年来,大周境内并未遇有什么重大的瘟疫和大面积的天灾,对外也并无动用大规模的兵事,对一些遭遇旱涝州郡的地方,朝廷也都亲派大员尽力赈济,各地司掌户籍的地方官吏报到朝廷的册笈也都显示出百姓人口逐年递增。如今,国家要动兵征役时,怎么突然出现了兵丁不足之事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