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得奇怪,疑惑自己功劲退步。忍不住微退半步,目注烛光,把童子拜佛的招式变为双撞掌,劲贯掌心双掌平推;这时用了十成劲,满以为这一次烛光一推立灭。哪知非但不灭,火苗连晃动一下都没有,好象我这边掌风推去,那边也有掌劲推来,而且不重不轻,两力恰好对消,反而把烛头火苗夹得笔直。
事出非常,我不禁喊了一声:‘奇怪?’不料声刚出口,忽的一缕疾风烛火立灭,顿时漆黑。我立时惊悟,霍地向后一退,背贴墙壁,一掌护胸,一掌应敌,厉声喝道:‘本钦差奉旨到此,自问光明磊落,可以质诸天地鬼神,江湖朋友,何得潜入戏耍?’
我一声喝罢,楼顶梁上忽地一声冷笑,却又悄悄说道:‘贵官不必惊慌,劳驾把烛火点上,容我叩见。’其音娇嫩,竟是个女子,而且故意低声,似乎怕惊动别人一般。
我抬头一看梁上,无奈屋中漆黑,窗外又风高月暗,只辨认一点楼顶梁影,却瞧不清她藏身之所。我明知来者不善,却也不惧,依然赤手空拳,竟自依言取了火种,重又点起几上巨烛。烛光一明,猛见对面远远的站定一人,竟不知她从梁上这样下来,居然声息俱无,这一手轻功我自问便赶不上。我借着烛光向她细看时,却又吓了一跳!先入目的是一张血红可怖的面孔,活似刚取下面皮,只剩血肉的样子,分不清五官,只两颗漆黑眼珠却在那里向自己滴溜溜的闪动,全身青绢包头,青色紧身排襟短衫,腰束绣带,亭亭俏立,别无异样,只奇怪她居然赤手空拳,竟未带兵刃暗器。
我正猜想,这女子是何路道,何以有这样可怖的面孔?她已走近几步,左拳平胸,右掌平舒往左拳一合,向我微微一俯腰,我立时脱口噫了一声,因为这是我先师嫡传同门相逢的礼节。先师门人甚多,女子也有几个,却没有这样怪女子,何况在这样远省荒城之中。我一面不得不照样还礼,一面问她究系何人门下?连夜到此有何见教?她一走近,一张怪面孔越发恐怖,满脸血筋密布,简直比鬼怪还丑,满脸血筋牵动了几下,居然发出箫管似的声音,说道:‘贵人多忘事,连自己老师的遗言,都忘得干干净净,对于同门当然早已丢在脑后了。’
她说罢,双臂向脑后一摆,解下一幅包头青绢,伸手向面孔一掳,向前一迈步,一张怪面孔宛如蛇蜕皮蝉脱壳一般揭了下来,在烛底下突然换了一副宜嗔宜喜的娇丽面目。唉……这面目……想不到在她死后二十多年,现在又在我面前了。”
沐天澜正听得出神,急于想听下文,对于这句话不大理会。惟独女罗刹心灵上却起了异样感觉,留神桑-翁说到这儿,满脸凄惶,眼神却注在自己面上,越觉得他讲这样故事,和自己有极大关系似的。尤其说到“想不到在她死后二十多年,现在又在我面前了”,仿佛向自己说的一般。也不知什么缘故,自己鼻子一酸,眼泪在秋波内乱滚,不禁低下头去。
却听桑-翁长叹一声,又滔滔不断的讲下去了:
“那时她把人皮面具一揭下,露出本来面目,我依稀有点认识,尤其她说出我先师遗言,陡然想起一事,脱口问道:‘你难道是我先师养女罗素素师妹吗?’罗素素点头笑道:‘师兄,居然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乳名。’
当时我心里一喜,想不到在这种地方会碰着同门师妹,而且这位师妹冰雪聪明,是先师最钟爱的一位小同门,从小便受师门陶冶,虽然在先师跟前不过十年光景,所得秘传却比别个同门还多。刚才暗中运功相抵,扶住烛光,又从一丈多高的梁上,一掌扇灭烛火,这一手,便比我高得多!先师仙游以后,定然练功有得后来居上了,想不到今晚他乡遇故知。
大喜之下,慌请她坐下,细问先师故后情形和她这几年踪迹,怎会知道自己在此赶来相会。
她说:‘师兄,你还记得那年我养父八十大庆,诸同门齐集四明祝寿,小妹还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师兄也只二十左右,在男同门中也是年纪最轻的,却已少年得志,一位金马玉堂的贵客了。这时师兄不忘师门,居然亲自登堂拜寿,和我们盘桓了几天。在正寿这一天,我养父在寿筵上讲述武功秘奥和祖师张三丰的仙迹,最后他老人家要想效法祖师爷得道登仙,说出许多奇怪的话来,师兄,你还记得吗?’我说:‘当然记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朱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