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翰成甚是罕奇:上面原是一大块秃岩,哪来这么多纷纷而下的零丁花瓣儿?朝上瞅去,又不见有人影。后来蓦地悟出原委,一张脸骤然涨得通红……于是也不再作理会,只管静心打坐。孰知,一颗心竟怦怦跳得厉害,再也无法入定了。
公主在上面撒着花瓣儿,一面悄悄嬉笑,一面咬牙道:“哼!我让你无处可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信我这个摩洛迦魔女降伏不了你这个小和尚!”下得岩来,她自己也止不住笑道:“小和尚,知道吗?这叫做‘曼陀罗华’。据说当年维摩菩萨讲经,天空忽有天女散撒五色花雨纷纷坠落于众弟子身上。今天小和尚打坐,想不到也会天降花雨。唉!看来小和尚果然功德圆满、开悟飞升西天极乐了!”慧忍却合目诵经,不理会她的戏谑。
公主在寺里学会了绣花针绩。
公主每次上山,总要带来一件绣活儿。在慧忍修行的山洞中,观音的石像肩上披着绣了花的披风。慧忍打坐的蒲团上面铺了一个绣着莲花的罩子,释迦佛祖像有了一件大红金绣的小袈裟,绣满莲花的帷幔……还有,山花开了,野果熟了,她会在佛像前的竹筒里插送上几束鲜花、一把缀着红果的枝叶……还有,她亲手为翰成做僧衣僧鞋僧袜,绣有佛字的枕套……
山间佛前,洞中案几,处处透着她的气息,处处有她的女工,随处可见她的用心和痴情……有时,就是皇兄太子在跟前,她也不避讳。
见她闹得厉害时,太子便对翰成一笑说:“尽是父皇和母妃把她给惯坏了。”一次,翰成在山岩下修行,公主依旧在山顶撒花瓣儿玩儿。见翰成不理会她,公主瞅了一个带刺的枯枝,咬着牙、闭着眼朝自己脚踝划下去,随即在山岩上突然惊叫了一声!翰成在山下听到公主的惊叫,骤然慌了神,以为她在上面出了什么事,急忙三步两下地蹿到岩顶,看见公主正揉着眼睛哭,满眼泪汪汪的样子。低头又见她的脚踝上正流着血,忙问怎么流的血?公主哭着道:“翰成哥,蛇咬了我。我只怕,快要死了……”翰成一听,连伤口也顾不得看,趴在伤口上就吮。过了一会儿,细瞅了瞅伤口说:“不像是蛇咬的,像是酸枣刺划的。”公主却偷偷捂嘴一笑。
翰成此时一边从怀里取出止血散来撒在伤口上,又扯了条衣服里子为公主包好了伤口,一边怪她不该跑这么高捣乱。见她说脚痛,以为扭了脚,便背起她下了山岩。
下到岩底后,翰成小心地托着她,轻轻地放到一块石头上令她坐下。没料到,此时贺公主突然伸出双臂一下子吊在翰成脖子上不肯松手。
翰成满脸涨红,一边去扒她的胳膊,一边道:“妹妹快别闹了,太子看见可了不得……”公主嘻嘻一笑,又嗔着脸说:“哼!怕什么?皇兄看见,我就一口咬定说是小和尚使坏……”翰成实在是哭笑不得!李妃见儿子逃脱了一场大灾厄,身子和神志也渐渐康复,
心下感念佛祖佑护,从此越发虔诚礼佛了。初祖庵通往五乳峰山腰的路虽说不远,却陡峭难走。李妃因不能常到山上去,仍旧每天挂念儿子。从山顶到山下初祖庵原有一条引泉下山的水栈,是前朝北魏孝文帝的冯皇后出家建寺时一并修下的。因天旱时山泉往往会断水,寺里又打出了一眼水井,水栈渐渐就朽弃不用了。
太子迁到山上之后,娘娘以寺内人多为由,命侍卫把水栈修复完好,说平素可以用这些水来洗衣浇园。于是众人破竹架竿,很快便修通了栈道。
水栈尽头的庵寺后院,原有一处天然蓄水的石池,上面盖着一只竹筚子。山顶太子有什么事要告诉山下的母妃和公主时,便写在纸上,装入小竹管里,然后放到水栈里使它顺水一直流到山下的寺里,正好漂在竹筚上。如此,娘娘随时可以得知山上太子的情形,自然也放下了心。
起初一段,李妃天天担忧不已,真怕武帝会派人寻来,逼自己和公主回宫。直到张宫监来到山上之后,娘娘知道武帝并没有强迫自己回宫的意思,才在山上一心一意过起日子来了。希望有一天终能成全女儿的心愿,从此平平静静地过百姓的日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