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果杀了些俘虏,将来我军再与其它部队打仗交战时,敌方军官就会对他们的士兵宣扬说,‘你们和樊老二打仗,拚死也是死,投降也是死。老樊这人逮住俘虏是要杀头示众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他一次杀了多少定嵩军的俘虏。’如此一来,敌军士兵定然会作拚死抵抗。这样自然会对我军造成不必要的大伤亡。
“三,因这次是樊大哥亲自督战的,我们所有的对手将会就此事乘机对樊大哥发难,会对大哥的人品、名声大肆攻击和诋毁。他们会说樊将军是如何如何一个不仁不义、不懂礼法、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我们在百姓眼里一直就是礼义之师,所以百姓才赞成我们、期望我们的队伍驻扎在山城。众位,我们大家都是樊大哥的心腹,也都是跟定樊大哥的人!岂能因小失大,效法那些乌合之众的做法?大伙冷静冷静,仔细思量思量:其实,这些俘虏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执行上司的命令罢了。如今,因为他们和我们打过仗、他们的长官下令斩杀了咱们的人,我们为了出口恶气,也反过去再杀了他们手下这些普普通通的俘虏和伤号,因此造成对我军、对司令的一连串的不利来,大伙好好算算这个账,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
听雪如一说,众人一时面面相觑,全都楞在那里了。
他们都是出生入死的军人,杜参议的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道理又说得这般透彻明白。大家都是领兵的官长,当然知道事情是这个理儿。只不过心下一时有气,暂时别扭不过来罢了。
众人沉默起来,待稍稍冷静了一些,又议论争执了一番,最后,终于一致赞同了杜参议的意见——除把少数几个敌军首领问斩之外,其余俘虏全部留命。并且按杜先生的提议:受伤的给治伤;愿回老家的可以回家;不愿回家、愿意跟着樊司令继续当兵吃粮的,欢迎留下!
其中还有两个败军首领,已被划定了要被枪决的,只因当初曾参与过救助胡狼哥,这次雪如说情,也留了他们一条性命。
樊军司令部贴出告示,说明将三个杀人不眨眼的首恶处决,并不是因为两军曾经打过仗的原因,而是因为他们不该违背天理良心,违背“两军开仗,不斩俘虏”的自古用兵之道,竟致百十号受伤被俘之人成了刀下冤鬼!这般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理当天诛地灭的!
众百姓们看了布告,开始还颇觉意外,及至后来便霍然开亮了,都说:“看看人家樊将军!这才叫做宰相肚里磨舟船啊!”
再说那些被俘的士兵们,原本一个个都抱定了必死之心的:你先杀了人家的俘虏在先,人家返回头来再杀你,那是天理报应,没有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如今,谁能料到竟然还会有活命的机会?又见樊将军果然让军医和郎中们来在军中,为那些受了枪伤的弟兄们一一包扎伤口。士兵们感动得哭了起来,有个受伤的士兵跪在那里,大声喊了起来:“樊将军,大仁大义啊!”
这一喊一哭地,竟惹得好些人都跟着哭了起来!嘴里叫着樊将军,说一定要当面叩头,感谢将军不杀之恩的。后来听说谁愿意回家也可以回家时,有几个士兵们站出来说:“樊将军这样的大恩大德,谁要再提回家的话,真他妈的不是人种啦!”
结果,几百个士兵里,竟没有一个提出要回家的。有的说:“从家里出来就是活不下去了,回去也没有啥好的活路儿。”也有的说:“就是回去,不几天还是要被人抓走。倒不如跟着樊将军这样大仁大义的将军打天下,不仅能报司令的不杀之恩,兴许还能熬个出头之日的!”
樊老二看到这种情形,连自己也被感动得湿了眼睛。直到这时,他才算彻底悟出了雪如的高明之处来:毁灭一个人的肉体其实更容易些,可它绝不如征服一个人的心要高妙得多。征服一个人、一个群体,远远超过打败一个人、消灭一个群体的意义和价值要高得多──不战而武,不武而服,才真正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啊!
樊将军夺下山城之后,后来又曾失过一次城,并再次被少林寺派援兵收复了。如此,这些队伍频频地你打进来、我退出去,城里百姓竟也见怪不怪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