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立天中(38)

2025-10-09 评论


    翰昌宣布:“近期,要集中兵力,对那些盘踞一方、聚啸山头而且多次骚扰百姓、恶贯满盈的乱匪进行重兵清剿。先四处告示出去,若是主动招降归顺者,可以收编到胡狼哥的队伍中。有不愿当兵的,也可发放一定的安家费,所有往事,官府一概既往不咎。若敢继续留在附近山头占山为王、祸害百姓、骚扰地方的,一经缉捕,格杀毋论!”

    此举果然厉害!随着一连串的招降纳叛和剿匪除霸举措,一时间,方圆百里内的土匪再也不敢轻举妄动、骚扰本境了。山城恢复了好多年来都不曾有过的平静。

    在山城几次的集中剿匪行动中,少林寺配合县署民壮和驻军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翰昌雪如二人决定准备给予了他们旌表和嘉奖。

    这些年,民间要求到少林寺出家和学武的人多了起来,恒林大和尚曾对雪如露出过想要广收徒众和俗家弟子的心思。翰昌担心寺院僧众过多会有聚啸之嫌,也没有吐口。后来,他和雪如一起到寺里去了几趟,见寺院内部戒律森严,管治甚密,这才放松了戒心。

    雪如告诉翰昌:“少林寺虽有很浓重的入世意识,也肯参与尘世的战事,可是,历史上还从未听说寺僧有过与官府做对的例子。另外,因少林寺在历史上的几次辉煌,大多都与寺僧参与了匡扶国家的行动有关,颇有些‘皇家’寺院的烙印,传统上一直有严格的正统意识。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们会给官府闹出什么乱子来。”

    于是,在这次旌表和嘉奖的同时,县署为少林寺特许下了一条:今后,寺院可以广收弟子,同时也可以广收俗家弟子,大力弘扬佛法。同时,任命恒林为山城僧会司兼僧兵保卫团团总。鼓励他们要继续发扬扶危济困的传统,为山城发达和百姓安稳造福。

    王石磙等几个山大王,在下山归顺官府一事上最终闹翻了:王石磙带着四十多个兄弟下山归顺官府;龅牙带着二十来个人,跑到西面较远的熊耳山一带,另立山头了;以军师为首的十来个人跑到天津地界做起了护镖的营生。

    翰昌、雪如看出,王石磙此人也算得上有勇有谋的,好生调教一番,还是可以委用的。于是,便先委派他做了山城县署的治安巡长,负责整个城区的治安防务。虽说县署有人提出怕有养虎遗患之虞,建议将他的下属分散到侦缉队和胡狼哥的手下,再给他重组一班人马。雪如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是将他的弟兄们分开,分明是对他的不信任,反倒有防人之心。”于是,他的原班人马一个未动,仍由石磙带着,分班轮流巡逻在山城里外。

    那王石磙也是清楚人,见这等安排,知道他这个新结义的县太爷兄弟是真心信任自个儿,越发地尽心尽责起来。

    这个季节给人的感觉真是好!

    文菲觉得,这时的自己,真是从未有过的惬意和自由,从未有过的心旷神怡。连她自己都疑惑:这阵日子,自己哪来的那么足的精神头儿?

    文菲在女子女子学校,除了担着女生的训导外,还担了任国语、教音乐、美术、女子手工和绣花等课。音乐课上,文菲教学生唱的歌,都是用陕北民歌或者东北民歌的旋律,重新填了自己写的内容健康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的新词。如《洗衣歌》、《浇园歌》,还有反映童养媳妇悲惨景遇、宣传女权平等的《小桃红》、宣传三民主义的《吾民吾土》。这样的教法,不仅培养了女孩子们高尚的情趣,也激发了她们的上进心和做人的自信。

    文菲没想到,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竟然被杜雪如会长大为赞赏!不仅在着令大力推荐,还令山城其它各义学和公立学校的学生都要会唱这几首歌儿。

    平时课闲下来,文菲总喜欢和同事们共同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人生、学问、社会等问题,翻看一下县署“快马班”从外面捎回来的一些报纸杂志。教育公署和劝学公所,正好设在学校后面不远处的一座庙里。文菲等几个老师,有事没事老喜欢跑来,听听杜先生和纯表哥他们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儿、探讨争论一下国家民众等诸多问题,颇受了些杜先生那民主、激进思想的影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